Arduino创客开发板概览
Arduino 的产品线主要围绕几个核心系列设计,每个系列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功能需求和用户经验水平。
Classic Family
定位:经典、可靠、教育基础、社区支持广泛、兼容性强。
区别特点:
- 核心代表:Arduino UNO R3 – 这是 Arduino 的标志性产品,使用最广泛,社区资源和教程最丰富。
- 其他成员:Leonardo, Micro (基于 ATmega32U4,原生支持 USB 功能,可模拟键盘鼠标),。
- 设计理念:简单、稳定、易用。 是 Arduino 项目的基石和“骨架”。
- 兼容性:拥有最庞大的 Shield (扩展板) 生态系统。绝大多数第三方 Shields 都设计兼容 UNO 的引脚排列。
- 处理器:主要基于 8位 AVR 微控制器 (如 ATmega328P, ATmega32U4),性能适中。
适用场景:初学者学习电子和编程、教育领域、不需要复杂无线或高性能的通用项目、利用海量兼容扩展板的项目。
Nano Family
定位: 紧凑尺寸、丰富功能(特别是高端型号)、嵌入式传感器、无线连接、支持 MicroPython / 机器学习 (ML)。
区别特点:体积非常小 (Tiny Footprint), 适合空间受限的项目(如可穿戴设备、小型机器人)。
功能梯度明显:
- Nano Every:经济实惠的基础型号,功能与经典 Nano 相似但性能更好(更新款 MCU)。
- Nano 33 BLE Sense / Nano RP2040 Connect: 高端型号,功能强大。
- 无线连接:集成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 **Wi-Fi®** 模块。
- 嵌入式传感器:通常集成多个传感器(如温度/湿度、气压、手势识别、麦克风、光线、加速度计/陀螺仪等)。
- 编程支持:除了 Arduino C/C++,还支持 MicroPython 编程。
- 机器学习:强大的处理器和传感器使其适合在边缘设备上运行 TinyML (微型机器学习) 模型。
适用场景: 可穿戴设备、紧凑型机器人、电池供电项目、需要无线连接或传感器融合的项目、边缘AI/ML实验。
Mega Family
定位:高引脚数、大内存、强处理能力 (相对 Classic)。
区别特点:
- 核心优势:提供大量的数字 I/O 引脚、模拟输入引脚、更大的程序存储空间 (Flash) 和内存 (SRAM)。
- 核心代表:Arduino Mega 2560 (基于 ATmega2560),拥有 54个数字IO、16个模拟输入、256KB Flash、8KB SRAM。
适用场景: 需要控制大量传感器、执行器、LED 灯带或其他外设的项目(如大型机器人、3D打印机控制器、复杂自动化系统)。当 UNO 的引脚或内存不够用时,Mega 是自然的升级选择。
MKR Family
定位: 物联网 (IoT) 核心、专业无线连接、安全通信、模块化扩展 (Shields & Carriers)。
区别特点:
- 专为物联网设计:几乎每块 MKR 主板都内置了专业的无线通信模块 (除了 MKR Zero)。
- 支持的无线协议多样:Wi-Fi®, Bluetooth®, LoRa®, Sigfox®, NB-IoT (不同型号支持不同的协议组合)。
- 统一硬件平台:基于 32位 Arm® Cortex®-M0 SAMD21 低功耗处理器。
- 安全芯片: 集成加密芯片 (ECC508 / ATECC608A),用于安全的身份认证和数据传输,是工业/商业 IoT 的关键。
- 模块化设计:拥有丰富的 MKR Shields (扩展板) 和 MKR Carriers (载板),可以轻松扩展功能:
- Shields:堆叠在 MKR 板上,增加特定功能(如环境传感器、GPS、以太网、RS485、电机驱动、RGB矩阵控制等)。
- Carriers:MKR 板插在 Carrier 上,提供特定应用的接口(如工业现场总线、蜂窝网络连接等)。
- 免额外电路: 通过组合不同的 MKR 主板和扩展板/载板,可以构建复杂的 IoT 系统而无需设计额外的电路板。
适用场景: 专业的物联网应用(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资产追踪、远程控制)、需要特定无线协议或安全通信的项目、利用模块化快速构建原型或产品。
Classic Family 系列
核心对比表
型号 | 处理器 | 无线功能 | USB接口 | 逻辑电平 | 特殊功能 | 适用场景 |
UNO R3 | ATmega328P (8位 AVR) | ❌ | Type-B (串口) | 5V | 经典兼容性 | 入门学习 / 基础项目 |
UNO R3 SMD | ATmega328P (SMD封装) | ❌ | Type-B (串口) | 5V | 工艺升级(更耐震) | 工业环境基础控制 |
UNO Mini LE | ATmega328P | ❌ | USB-C (串口) | 5V | 尺寸仅标准UNO 1/3 | 超紧凑空间项目(已停产) |
Leonardo | ATmega32U4 (8位 AVR) | ❌ | Micro-B (HID) | 5V | 原生USB键盘/鼠标模拟 | HID设备开发(游戏手柄等) |
Micro | ATmega32U4 | ❌ | Micro-B (HID) | 5V | 原生HID + 超小尺寸 | 嵌入式HID设备(如键盘改装) |
UNO WiFi Rev2 | ATmega4809 + NINA模块 | Wi-Fi/蓝牙4.2 | Micro-B (串口) | 5V | 前代联网方案 | 旧项目维护(不推荐新项目) |
Yún Rev2 | ATmega32U4 + MIPS SoC | Wi-Fi/以太网 | Micro-B | 5V | Linux子系统(OpenWrt) | 复杂网络网关(HTTP服务器等) |
Zero | ATSAMD21G18 (32位) | ❌ | 双Micro-B | 3.3V | 原生USB调试 + DAC输出 | 32位升级过渡(需电平转换) |
UNO R4 Minima | RA4M1 (Cortex-M4) | ❌ | USB-C (原生) | 5V | 32位性能+兼容UNO生态 | 高性能升级(无联网需求) |
UNO R4 WiFi | RA4M1 + ESP32-S3 | Wi-Fi 4/BLE 5.0 | USB-C (原生) | 5V | HID支持 + 加密芯片 | 现代物联网全能旗舰 |
UNO 家族
这些板子共享 标准 UNO R3 的引脚排列 (Pinout),兼容绝大部分 UNO Shield 扩展板。
Arduino UNO R3 (经典常青树)
- 核心:ATmega328P (8位 AVR)
- 时钟:16 MHz
- 内存:Flash 32KB, SRAM 2KB, EEPROM 1KB
- 连接性:USB Type-B (通过 CH340G 或 ATmega16U2 实现串口)
- 逻辑电平:5V
- 特点:
- 最经典、最普及、社区资源最丰富。
- 成本最低 (尤其使用 CH340 芯片的克隆板)。
- 性能有限,内存小,适合基础学习和简单控制。
- 无任何无线功能。
- 适用: 绝对新手入门、简单传感器/执行器控制、教育场景、兼容大量 Shield 的项目。
Arduino UNO R4 Minima (性能跃进 – 基础版)
- 核心:RA4M1 (瑞萨, 32位 Arm Cortex-M4)
- 时钟:48 MHz
- 内存:Flash 256KB, SRAM 32KB, EEPROM (软件模拟), 额外 8KB QSPI RAM (极快)
- 连接性:USB-C (原生 USB 通信 + 串口)
- 逻辑电平:5V (保持与 R3 和 Shields 兼容)
- 特点:
- 巨大性能提升:32位 Cortex-M4 核心,速度是 R3 的 3-16 倍,内存大幅增加。
- 保持兼容性:外形、引脚排列、5V 逻辑完全兼容 UNO R3 Shields。
- 内置 12 位 DAC (数模转换器) 和 CAN 总线控制器 (需外接收发器)。
- 无无线功能。
- 相比 R4 WiFi 成本更低。
- 适用: 需要更强处理能力或更多内存但仍需兼容 UNO Shields 的项目 (复杂控制、数据处理、多任务),升级 UNO R3 的绝佳选择。
Arduino UNO R4 WiFi (性能跃进 – 联网版)
- 核心: RA4M1 (瑞萨, 32位 Arm Cortex-M4) + ESP32-S3 (Wi-Fi & BLE 协处理器)
- 时钟: 48 MHz (RA4M1)
- 内存: Flash 256KB (RA4M1) + 384KB (ESP32), SRAM 32KB (RA4M1) + 512KB (ESP32), EEPROM (软仿), 额外 8KB QSPI RAM (极快)
- 连接性: USB-C (原生 USB + 串口) + Wi-Fi 4 (802.11b/g/n) + Bluetooth LE 5.0
- 逻辑电平: 5V
- 特点:
- 具备 R4 Minima 的所有性能优势 (Cortex-M4, 大内存, 兼容性)。
- 集成 Wi-Fi 和 BLE: 通过专用 ESP32-S3 模块实现,功能强大且稳定。
- 内置 OPAMP (运算放大器) 和 HID 支持 (可通过库模拟键盘/鼠标等)。
- 板载 ESP32 加密芯片,增强安全性。
- 适用: 所有需要强大本地处理能力并需联网 (Wi-Fi/BLE) 的项目,智能家居网关、数据上传云端、远程控制等。是 UNO 家族目前功能最全面的旗舰。
Arduino UNO WiFi Rev2 (前代联网 UNO – 将被 R4 WiFi 取代)
- 核心:ATmega4809 (8位 AVR, 带硬件乘法器) + u-blox NINA-W102 (Wi-Fi & BLE 模块)
- 时钟:16 MHz (或内部 20MHz)
- 内存:Flash 48KB, SRAM 6KB, EEPROM 256B
- 连接性:USB Micro-B (通过 ATmega16U2 实现串口) + Wi-Fi 4 + Bluetooth 4.2
- 逻辑电平:5V
- 特点:
- 在 R3 基础上增加了 Wi-Fi/BLE 功能 (NINA 模块)。
- 处理器 (ATmega4809) 比 R3 的 328P 稍强 (内存稍大,有硬件乘法器),但仍是 8 位。
- 性能、内存和无线能力均远逊于 UNO R4 WiFi。
- 已逐渐被 R4 WiFi 取代。
- 适用: 现有项目维护;如果追求性价比且不需要 R4 级别的性能,可能还有库存;新项目首选 R4 WiFi。
Arduino UNO Mini Limited Edition (限量迷你版)
- 核心: ATmega328P (8位 AVR) – 同 UNO R3
- 时钟: 16 MHz – 同 UNO R3
- 内存: Flash 32KB, SRAM 2KB, EEPROM 1KB – 同 UNO R3
- 连接性: USB-C (通过 CH340C 实现串口)
- 逻辑电平: 5V
- 特点:
- 功能与 UNO R3 完全相同。
- 尺寸极小: 仅为标准 UNO 的约 1/3 大小。
- 限量发行: 官方已售罄,可能难购买。
- 不兼容标准 Shields: 需要专用小型扩展板或面包板接线。
- 适用: 对空间有极端要求的项目 (前提是能找到),作为小型化的 UNO R3 替代。
原生 USB HID 家族 (基于 ATmega32U4)
这些板子最大的特点是 主控芯片内置 USB 控制器,使其能轻松模拟键盘、鼠标、游戏手柄等 HID 设备。
Arduino Leonardo
- 核心:ATmega32U4 (8位 AVR)
- 时钟:16 MHz
- 内存:Flash 32KB, SRAM 2.5KB, EEPROM 1KB
- 连接性:USB Micro-B (原生 USB,支持 HID 设备模拟)
- 逻辑电平:5V
- 尺寸与兼容性:标准 UNO 外形尺寸,但引脚排列不同!不完全兼容 UNO Shields。
- 特点:
- 原生 USB HID 支持:核心卖点,可方便地创建 USB 输入设备。
- 性能与 UNO R3 类似。
- 无无线功能。
- 适用: 需要创建自定义键盘、鼠标、MIDI 控制器、游戏手柄等 USB 输入设备的项目。
Arduino Micro
- 核心:ATmega32U4 (8位 AVR) – 同 Leonardo
- 时钟:16 MHz – 同 Leonardo
- 内存:Flash 32KB, SRAM 2.5KB, EEPROM 1KB – 同 Leonardo
- 连接性:USB Micro-B (原生 USB,支持 HID 设备模拟) – 同 Leonardo
- 逻辑电平:5V
- 尺寸与兼容性: 非常小巧 (类似 Pro Micro),引脚间距兼容面包板。完全不兼容 UNO Shields。
- 特点:
- 具备 Leonardo 的所有 HID 功能。
- 尺寸极小。
- 适用: 需要 HID 功能且空间受限 的项目 (如集成到键盘里的小控制器)。
特殊功能型号
- Yún Rev2:
- 双架构设计:ATmega32U4(Arduino程序) + MIPS处理器(Linux系统)
- 支持Python脚本、数据库、Web服务器(通过OpenWrt系统)
- 场景:远程OTA更新网关、私有云数据中继
- Zero:
- 首款32位Classic板(SAMD21),但逻辑电平3V(易烧毁5V外设)
- 调试优势:内置EDBG芯片实现实时代码分析
已淘汰/慎选型号
- UNO WiFi Rev2:
- 被R4 WiFi全面碾压(性能/无线协议/价格)
- 仅建议旧项目维修时采购
- UNO Mini LE:
- 限量版已停产,二手市场溢价严重($50+),性价比极低
Nano Family 系列
核心参数对比表
型号 | 处理器 | 无线功能 | 板载传感器 | 逻辑电平 | 关键优势 | 价格区间 |
Nano | ATmega328P (8位) | ❌ | ❌ | 5V | 超低成本、兼容旧项目 | $5-8 |
Nano Every | ATmega4809 (8位) | ❌ | ❌ | 5V | 引脚兼容旧Nano、性能提升20% | $10-12 |
Nano 33 IoT | SAMD21 (Cortex-M0+) | Wi-Fi/BLE 4.2 | 6轴IMU | 3.3V | 平衡性价比、IoT入门首选 | $18-20 |
Nano ESP32 | ESP32-S3 (双核) | Wi-Fi 6/BLE 5 | ❌ | 3.3V | 最强WiFi性能、支持MicroPython | $20-22 |
Nano 33 BLE | nRF52840 (M4F) | BLE 5.0 | 9轴IMU | 3.3V | 低功耗蓝牙、USB主机支持 | $22-25 |
Nano 33 BLE Sense | nRF52840 (M4F) | BLE 5.0 | 9轴IMU+温湿度+气压+麦克风+光感 | 3.3V | 全能传感器套件、TinyML标杆 | $28-30 |
Nano 33 BLE Rev2 | nRF52840 (M4F) | BLE 5.3 | 同BLE (无传感器) | 3.3V | 蓝牙协议升级 | $25-28 |
Nano 33 BLE Sense Rev2 | nRF52840 (M4F) | BLE 5.3 | 新增PDM麦克风阵列+温度传感器 | 3.3V | 语音识别优化 | $30-33 |
Nano RP2040 Connect | RP2040 (双核M0+) | Wi-Fi/BLE 4.2 | 6轴IMU+麦克风 | 3.3V | 双核并行、OpenMV机器视觉 | $25-27 |
Nano Matter | ESP32-H2 (RISC-V) | Thread/Zigbee | ❌ | 3.3V | 智能家居协议兼容 | 未上市 |
基础款:极致性价比
- Nano (经典款)
- 仅建议用于 替换旧设备 或 面包板基础实验
- 注意:新款多为3V逻辑,购买时需确认电压
- Nano Every
- 唯一保持5V逻辑的现代Nano,无缝替代旧设计
- 比经典Nano内存提升3倍(SRAM 6KB),支持更复杂逻辑
选型场景:
- 驱动5V外设(如舵机、LCD屏)→ Nano Every
- 纯电路实验 → 基础Nano($5版本)
无线IoT款:联网核心
- Nano 33 IoT
- 集成 ECC508加密芯片,保障数据传输安全
- 缺点:Wi-Fi仅72Mbps,BLE为2旧协议
- Nano ESP32
- Wi-Fi 6 Station模式(理论速率300Mbps)
- 双核性能碾压其他Nano(240MHz vs 48MHz)
- 独家支持 Arduino+MicroPython+ESP-IDF三框架
选型场景:
- 高速数据传输(视频流、大文件)→ Nano ESP32
- 基础传感器上报 → Nano 33 IoT
边缘AI与传感旗舰
- Nano 33 BLE Sense Rev2
- 传感器全面升级:
- 双麦克风阵列 → 声源定位+降噪
- 高精度温度传感器(±0.2°C)
- 机器学习优化:TensorFlow Lite Micro官方支持
- 传感器全面升级:
- Nano RP2040 Connect
- 双核独立任务处理:
- Core 0运行Wi-Fi协议栈
- Core 1处理计算机视觉(OpenMV)
- 适用实时图像分析(30fps人脸检测)
- 双核独立任务处理:
选型场景:
- 多传感器融合(环境监测)→ BLE Sense Rev2
- 机器视觉(产品质检)→ RP2040 Connect
特殊协议款
- Nano Matter
- 首款支持 Matter over Thread 的Nano
- 直接接入Apple Home/Google Home生态
- 典型场景:智能开关、温控器开发
版本迭代关键点
型号对比 | 代际升级重点 |
BLE → BLE Rev2 | BLE 5.0 → 5.3(传输速率翻倍) |
BLE Sense → Sense Rev2 | 单麦克风 → 阵列麦克风 + 温度传感器 |
33 IoT → ESP32 | Wi-Fi 4 → Wi-Fi 6,性能提升300% |
Mega Family 系列
核心参数对比表
特性 | Mega 2560 Rev3 | Arduino Due | GIGA R1 WiFi |
处理器 | ATmega2560 (8位 AVR) | AT91SAM3X8E (32位 Cortex-M3) | STM32H747XI (双核 M7+M4) |
主频 | 16 MHz | 84 MHz | 480 MHz (M7) + 240 MHz (M4) |
内存 | 8 KB SRAM + 4 KB EEPROM | 96 KB SRAM | 1 MB SRAM + 8 MB Flash |
数字 I/O | 54 (15路 PWM) | 54 (12路 PWM) | 76 (所有引脚支持中断) |
模拟输入 | 16 (10位 ADC) | 12 (12位 ADC) | 14 (12位 ADC) |
模拟输出 | ❌ | 2×12位 DAC | 2×12位 DAC |
通信接口 | 4×UART | 4×UART + 2×USART | 4×UART + 3×USART + 千兆以太网 |
无线能力 | ❌ | ❌ | Wi-Fi 6 + BT 5.3 + ESP32协处理器 |
工业总线 | ❌ | CAN (需转接) | CAN FD + RS-485 (隔离) |
逻辑电平 | 5V | 3.3V (不兼容5V | 3.3V (部分5V耐受) |
扩展兼容性 | Uno/Mega Shields | Mega Shields | Uno/Mega Shields + GIGA专用接口 |
典型价格 | 25−30 | 40−45 | 100−110 |
Mega 2560 Rev3:多IO控制之王
- 核心价值:
- 54个数字IO + 16路模拟输入 → 工业多节点控制(如:32路温度传感器采集)
- 5V逻辑电平 → 直接驱动电磁阀/继电器(无需电平转换)
- 局限:
- 8位处理器性能羸弱:无法运行复杂算法(如PID多轴联动)
- 无硬件浮点单元(FPU),数学运算效率极低
- 典型场景:
- 3D打印机主板(开源固件Marlin原生支持)
- 工厂传送带分拣系统(控制20+光电传感器)
Arduino Due:高精度信号处理专家
- 革命性升级:
- 首款32位ARM Cortex-M3处理器 → 实时性能提升5倍
- 双通道12位DAC → 生成精密模拟信号(±0.5mV误差)
- 12位ADC → 医疗级数据采集(ECG/EEG信号放大)
- 致命缺陷:
- 3V逻辑电平:直连5V设备会烧毁!必须加电平转换模块
- 无EEPROM → 需外挂I²C存储芯片
- 场景适配:
- 音频合成器(DAC输出Hi-Fi波形)
- 振动分析仪(ADC采样率1Msps)
GIGA R1 WiFi:工业物联网终极形态
- 颠覆性设计
- 双核异构架构:
- Cortex-M7运行Linux级应用(Python/Node.js)
- Cortex-M4实时控制电机/传感器(μs级响应)
- 三网融合通信:
- Wi-Fi 6上传4K视频流(TCP吞吐量 80Mbps)
- 千兆以太网连接PLC系统
- RS-485串联工业仪表(Modbus协议)
- 工业级接口:
- CAN FD总线(5Mbps)连接汽车ECU
- 摄像头接口(DCMI)支持OpenCV边缘检测
- 场景突破
- 智能工厂数字孪生系统(实时3D渲染产线状态)
- 风电设备预测性维护(振动+温度AI分析)
- 双核异构架构:
MKR Family 系列
核心参数对比表
型号 | 无线协议 | 通信芯片 | 关键特性 | 功耗 | 适用场景 | 停产风险 |
MKR 1000 WiFi | Wi-Fi 802.11 b/g/n | WINC1500 | 初代Wi-Fi方案 | 中 | ❌ (被1010替代) | 已停产 |
MKR WiFi 1010 | Wi-Fi + BLE 5.0 | u-blox NINA-W102 | ATECC608A加密芯片 | 中 | 安全双模设备 | ★☆☆☆☆ |
MKR FOX 1200 | Sigfox | TCM310 | 超远距离(50km)/单向上传 | 极低 | 远程仪表读数 | ★★★☆☆ |
MKR WAN 1300 | LoRaWAN (Class A) | SX1276 | 早期LoRa方案 | 低 | ❌ (被1310替代) | 已停产 |
MKR WAN 1310 | LoRaWAN(Class A/B) | SX1262 | 全球频段/低功耗唤醒 | 极低 | 跨国资产追踪 | ★☆☆☆☆ |
MKR GSM 1400 | 2G/3G (GPRS/UMTS) | u-blox SARA-U201 | 全网通频段 | 高 | 2G/3G退网中 | ★★★★★ |
MKR NB 1500 | NB-IoT / LTE CAT-M1 | SARA-R410M | 蜂窝低功耗广域网 | 中 | 城市基础设施 | ★☆☆☆☆ |
MKR Vidor 4000 | ❌ | Intel Cyclone 10 | FPGA硬件加速(16K逻辑单元) | 高 | 边缘视频处理 | ★☆☆☆☆ |
MKR Zero | ❌ | – | MicroSD卡槽 + DAC音频输出 | 低 | 离线数据记录 | ★☆☆☆☆ |
无线通信组
型号 | 协议特性 | 工业场景案例 |
WiFi 1010 | ▶ 最大速率72Mbps ▶ BLE 5.0 Mesh组网 |
智能工厂设备状态监控(WiFi传输实时数据 + BLE连接传感器) |
WAN 1310 | ▶ Class B定时接收 ▶ 接收灵敏度-148dBm |
跨境集装箱追踪(LoRa网关覆盖海运路线,每月耗电<5%) |
NB 1500 | ▶ 穿透混凝土墙体 ▶ 基站直接接入 |
智能水表(地下井盖内NB-IoT上传数据,无需网关) |
FOX 1200 | ▶ 无需网关直连基站 ▶ 每日限140条消息 |
山区水文监测(Sigfox基站覆盖半径30km,电池寿命5年+) |
⚠️ 淘汰预警:
- GSM 1400:全球超70国已关闭2G网络(2024年欧美全面退网)
- FOX 1200:Sigfox运营商破产重组,部分地区服务中断
功能增强组
型号 | 技术亮点 | 开发门槛 |
Vidor 4000 | ▶ FPGA可编程神经网络加速 ▶ 支持HDMI视频输出 |
需Verilog/VHDL基础(官方提供预置IP核:人脸识别/物体追踪) |
Zero | ▶ 32位SAMD21处理器 ▶ I²S音频接口 + 12位DAC |
即插即用(通过SD库实现CSV日志记录) |
功耗实测对比
型号 | 休眠电流 | 传输峰值电流 | 1万次数据上报*寿命 |
WAN 1310 (LoRa) | 1μA | 120mA | >5年 (2200mAh) |
NB 1500 (NB-IoT) | 5μA | 300mA | 2年 (2200mAh) |
WiFi 1010 | 20μA | 400mA | 3个月 (2200mAh) |
Arduino Pro 体系
Portenta Family:工业级边缘计算核心
定位:高性能工业网关与边缘计算平台,支持复杂任务(如机器视觉、实时控制)
核心型号:
- Portenta H7:双核 Cortex-M7(480MHz) + Cortex-M4(240MHz),支持 Linux 实时任务,集成 Wi-Fi/BT 5.1,适用于工业自动化和 AI 推理
- Portenta X8:升级版(约 $215),搭载 NXP i.MX 8M Mini + STM32H747 协处理器,支持 Linux 系统 + 实时任务,适合高阶边缘服务器
- Portenta C33(平价版,$68):瑞萨 RA6M5 Cortex-M33 处理器,集成 ESP32-C3 提供 Wi-Fi/BLE,配备 SE050 安全芯片,主打成本敏感型工业网关
关键技术:
- 安全机制:硬件级加密(SE050/ATECC608A)、Arm TrustZone
- 开发支持:兼容 Arduino IDE、MicroPython、TensorFlow Lite
- 扩展性:兼容 MKR 扩展板,支持高速接口(MIPI DSI、USB-C DP)
典型场景:
- 工厂设备实时监控(如 Portenta H7 + 机器视觉)
- 多协议物联网网关(C33 集成 LoRa/NB-IoT 扩展)
- 边缘 AI 推理(X8 运行 TensorFlow 模型)
Nicla Family:超微型AI传感模组
定位:嵌入式智能感知终端,专为低功耗 AIoT 传感器节点设计,尺寸仅 22.86×22.86mm
核心型号:
- Nicla Vision:双核 STM32H747 + 200 万像素摄像头 + 六轴 IMU + 麦克风,支持 OpenMV 计算机视觉
- Nicla Sense ME:博世 BHI260AP AI 协处理器 + 九轴运动传感器 + BME688(温湿度/气体检测),主打环境监测
- Nicla Voice:集成 Syntiant NDP120 神经处理器,支持始终在线语音识别(如唤醒词检测)
关键技术:
- 传感器融合:多模态数据本地处理(减少云端依赖)
- 功耗优化:休眠电流低至 μA 级,电池寿命达数年
- 开发支持:MicroPython + Arduino Cloud OTA 更新
典型场景:
- 预测性维护(振动+温度异常检测,Nicla Sense ME)
- 智能零售(客流统计,Nicla Vision + 边缘计数算法)
- 语音控制设备(Nicla Voice 离线指令识别)
Opta Family:微型工业PLC
定位:工业自动化控制器,支持 IEC 61131-3 标准(梯形图、结构化文本等),替代传统 PLC
核心型号:
- Opta WiFi/LTE:基于 Portenta H7 双核芯片,提供 8 数字输入 + 4 继电器输出(10A/250VAC),集成 Modbus TCP/RTU 协议
关键技术:
- 工业协议:Modbus、CAN、RS485,兼容 24VDC 工业设备
- 安全认证:509 加密 + 安全元件,支持 OTA 安全更新
- 开发工具:Arduino PLC IDE(支持梯形图编程)
典型场景:
- 小型产线控制(电机启停、气动阀控制)
- 楼宇自动化(照明/空调逻辑,Opta 替代继电器柜)
- 能源监控(Modbus 电表数据采集)
三大家族横向对比
维度 | Portenta Family | Nicla Family | Opta Family |
核心定位 | 边缘计算平台 | AI 传感节点 | 工业 PLC |
处理器 | 双核 Cortex-M7/M4 或 M33 | STM32H747 或专用 AI 协处理器 | STM32H747(双核) |
操作系统 | Mbed OS / Linux | 无(裸机/RTOS) | 实时任务调度 |
关键接口 | HDMI/USB-C/MIPI | I²C/SPI/UART | 继电器/Modbus/RS485 |
功耗 | 中-高(需主动散热) | 极低(μA 级休眠) | 中(工业级电源) |
工业认证 | – | – | IEC 61131-3 标准 |
典型单价 | 68–215 | 50–100 | 150–200 |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