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工具, 工具软件

AI使用之如何编写提示词Prompt?

钱魏Way · · 13 次浏览
!文章内容如有错误或排版问题,请提交反馈,非常感谢!

什么是Prompt

简单来说Prompt(提示词)就是:你输入给AI(如ChatGPT、Deepseek等)的指令、问题、信息或请求。

打个比方:

  • 你对厨师说:“请给我做一份五分熟的牛排,配黑椒汁和烤土豆。” 这句话就是给厨师的Prompt,决定了你会得到什么样的菜。
  • 你对出租车司机说:“请送我去市中心的XX酒店。” 这句话就是给司机的Prompt,决定了你的目的地。
  • 你在搜索引擎里输入“2025年最新智能手机推荐”。这个搜索关键词就是Prompt,决定了你会看到什么结果。

在AI交互中:

  • 输入=Prompt: 你告诉AI你想要它做什么或生成什么内容。
  • 输出=Response(响应): AI根据你的Prompt理解并尝试完成的任务或生成的内容(文本、图像、代码、音乐等)。

从本质上看,Prompt = 输入信息 + 背景条件 + 目标要求

好的Prompt通常包含:

  • 明确的任务指令: 你想让AI做什么?是写作、翻译、总结、分析、生成图像、修改代码还是其他?例子:“写一首关于秋天的诗”, “将这段英文翻译成中文” , “为我的咖啡店想10个吸引人的名字”, “分析这篇英文论文的核心论点”。
  • 具体的背景/上下文: 提供足够的细节帮助AI更准确地理解你的需求。例子:“我是一个五年级小学生,帮我写一篇300字关于暑假生活的作文”, “这张产品图片要放在电商网站首页,请生成突出产品质感的背景图”。
  • 期望的输出要求: 包括格式、风格、长度、语气、限制等。例子:“用简体中文回复”,“用Markdown格式输出结果”, “模仿鲁迅的写作风格”,“生成16:9比例的高清图片”, “答案控制在100字以内”。
  • (必要时)参考示例: 提供一些样例有助于AI理解你想要的效果。例子:“帮我润色这段文字,使其更专业流畅。示例润色前/后:… 示例文本”。

你可以把 Prompt 当作点外卖时的订单:如果只说“我要饭”,AI 可能随便给你米饭。如果说“我要一份黑椒牛柳炒饭,少盐,多青椒,不要洋葱,外卖盒分两份装”,AI 才能准确满足你的需求。

Prompt的作用:

  • 驱动AI的核心: AI模型本身就像拥有巨大知识库和能力的引擎,Prompt就是启动和引导这个引擎的方向盘和油门。没有Prompt,AI无法开始工作。
  • 影响输出质量的关键: Prompt的质量直接决定了AI输出的质量、相关性和准确性。一个清晰、具体的Prompt通常能得到更符合预期的好结果;一个模糊、不完整的Prompt则可能导致无关、错误或不理想的输出。这就是所谓的“Garbage In, Garbage Out”。
  • 实现个性化定制: 通过精心设计Prompt,你可以引导AI生成符合特定风格、语气、格式或角度要求的内容,实现高度的个性化。
  • 解锁AI潜力: 掌握Prompt设计技巧(Prompt Engineering)能让你更有效地利用AI的功能,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完成各种创造性或技术性任务。

Prompt在哪里使用?

  • 所有基于文本输入进行交互的大语言模型(如 ChatGPT, Gemini, Claude, Llama, 文心一言, 通义千问等)。
  • 生成式AI图像工具(如 Midjourney, DALL-E 3, Stable Diffusion, 文心一格等)中描述你想生成的图像的文字指令。
  • 文本转语音、音乐生成、代码生成助手等等其他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具。

如何使用Prompt?

常用 Prompt 模板汇总表

模板类型 结构 优点 缺点 适用场景
1. 指令型(Command Prompt) [指令] + [对象] + [限制条件]

例:请用500字介绍人工智能的历史。

简单直接,上手快 细节少时结果可能模糊 快速问答、短文生成
2. 上下文型(Role & Context Prompt) [角色设定] + [背景信息] + [任务说明]

例:你是一个资深心理咨询师,请给一个失恋的朋友写一封安慰信。

输出更贴合情境 角色过多可能跑题 角色扮演、创作、客户沟通
3. 少样本型(Few-shot Prompt) [任务说明] + [示例输入/输出] + [新输入]

例:Q: 2+2=? A: 4 Q: 3+3=? A: 6 Q: 5+7=? A:

模式模仿强 示例准备成本高 格式固定、批量任务
4. 链式思维型(Chain-of-Thought) [任务说明] + “请逐步推理”

例:如果今天是周一,100天后是星期几?请逐步推理。

推理准确率高 输出更长,可能啰嗦 数学题、逻辑推理、分析类
5. 目标+限制型(Constraints Prompt) [任务] + [目标] + [限制条件列表]

例:写一篇300字新闻稿,主题是新能源车,限制:不使用成语,结尾必须引用数据。

输出可控性强 限制过多可能卡住AI 精准文案、规范化写作
6. 角色多轮型(Role-Play Multi-turn) [角色设定] + 多轮问答

例:你是一个面试官,我是应聘者,请依次问我Java后端面试题。

模拟真实对话效果好 不适合一次性任务 面试模拟、教学
7. 思维导图型(Tree of Thought) [任务] + “请先列出大纲,再逐步展开”

例:请先给出“气候变化”的5个影响大纲,再为每个影响写200字说明。

结构化好,逻辑清晰 生成时间稍长 论文、PPT、课程大纲
8. 格式化输出型(Structured Output) [任务说明] + [格式模板]

例:请输出以下信息为JSON:姓名、年龄、职业。

易于机器处理 对创意类不友好 API返回、表格化数据
9. 反向提示型(Negative Prompt) [任务说明] + “不要包含…”

例:画一只猫,不要有背景,不要戴帽子。

控制不想要的元素 有时AI仍会生成被禁止的元素 图像生成、严格合规写作
10. 分阶段型(Step-by-step Prompt) [大任务] → [拆成小步骤] → [分别生成]

例:1. 生成旅游攻略大纲2. 根据大纲生成详细行程

易控制质量 需要多次交互 长文、复杂项目

三段式提示词框架

三段式提示词模板:我是谁 + 我要干什么 + 我有什么要求

第一段:我是谁(角色锚定)

作用:激活AI的专业能力库,切换知识领域

强化技巧:

  • 必加场景定语:资深10年经验的UI设计师(比「设计师」更精准)
  • 绑定领域专长:熟悉医疗SaaS系统的数据架构师
  • 回避模糊称谓:避免「专家」「高手」等不可量化表述

正确范例:「我是某国际快消品牌的数字营销总监(角色),负责亚洲区社交媒体推广」

第二段:我要干什么(任务原子化)

作用:用动词切割复杂动作为AI可执行单元

动词表参考:

任务类型 精准动词选择
生成内容 撰写/生成/创建/开发
分析推理 对比/诊断/评估/预测
转换处理 翻译/压缩/重构/格式化为

关键细节:

  • 绑定交付物:生成一份…报告/设计一个…界面/输出一段…代码
  • 明确作用对象:分析用户投诉数据(比「分析数据」明确10倍)

正确范例:「需要创建一份小红书爆款笔记文案(任务),用于推广新上市的玻尿酸饮品」

第三段:我有什么要求(约束工程)

三维度刚性约束:

维度 关键要素 示例
质量 准确性/专业性/逻辑性 数据需来自2023年后权威期刊
形式 格式/结构/长度/风格 用Markdown表格呈现,带emoji图标修饰
禁忌 禁用内容/规避方向 避免使用医学术语,禁止出现疗效承诺

高阶技巧:

  • 数字量化:广告语需≤15字,包含3个高频搜索词
  • 参照系锚定:风格类似Apple官网产品描述页

正确范例:「要求:文案需带「熬夜救星」核心关键词;符合Z世代网络用语习惯;严格回避「第一」「最」等绝对化表述;文末添加3个互动提问」

全场景模板强化版(含容错机制)

**「我是谁」**  
[带资历标签的角色] + [业务管辖范围] + [当前场景痛点]  
> *例:我是拥有6年跨境电商运营经验的品牌经理(角色),负责美国站3C类目(业务),新品推广周期仅剩2周(痛点)*

**「我要干什么」**  
[原子化动词] + [具体交付物] + [核心价值目标]  
> *例:生成15条TikTok短视频创意脚本(交付物),用于快速提升新耳机产品在18-25岁用户群的曝光率(目标)*

**「我有什么要求」**  
**刚性约束**:  
- 形式规范:`[格式]·[长度]·[语言]`(例:脚本含分镜描述+字幕文案,英语口语化)  
- 质量红线:`[数据源]·[误差范围]·[合规条款]`(例:引用2024年TikTok官方趋势报告)  
- 风格指令:`[语气]·[视觉参照]·[文化适配]`(例:节奏对标Red Bull极限运动短视频)  
**柔性优化**:  
→ 附加选项:`提供3个备选标题方案,标记S级/A级优先级`
→ 容错机制:`如遇数据缺失,自动替换为相似品类案例`

避开三大致命陷阱

  • 角色悬浮「营销专家」→「服务过3个美妆IPO项目的全域运营总监」
  • 任务混沌「做个推广方案」→ 「产出针对一二线城市高端商超的试吃活动SOP」
  • 要求失焦「文案好看点」→ 「文案阅读流畅性≥Flesch指数70,首段埋入2个行业痛点关键词」

终极心法:用写产品需求文档(PRD)的思维设计Prompt —— 角色是PM,任务是User Story,要求是Acceptance Criteria(验收标准)

APE 提示词框架

APE 是一种结构化提示词设计方法,通过拆解任务需求为三个维度(Action 行动、Purpose 目的、Expectation 期望),显著提升 AI 理解的精准度与输出质量。

Action(行动)

作用:定义 AI 需执行的具体任务动作,避免模糊指令导致偏离预期。

设计技巧:

  • 使用强动词开头:如“生成”“分析”“翻译”“优化”等,直接锁定任务类型。
  • 绑定操作对象:明确行动的作用主体(如“分析用户投诉数据”而非“分析数据”)
  • 原子化拆分:复杂任务分解为步骤链(例:第一步:总结报告 → 第二步:提取核心问题 → 第三步:生成解决方案)。

案例对比:模糊指令:“帮我处理这个数据”,APE 行动指令:“分析过去三个月的用户购买行为数据,识别消费频次与客单价的相关性”

Purpose(目的)

作用:解释行动背后的意图与价值,引导 AI 理解任务本质,输出更具策略性的结果。

设计技巧:

  • 关联业务目标:说明行动如何支持更高层目标(如“提高用户留存率”“降低运营成本”)。
  • 避免空洞描述:用具体场景替代泛化表述(例:将“提升用户体验”改为“减少APP下单流程的步骤数”)
  • 补充决策依据:说明目的可帮助 AI 自主优化路径(如“因预算有限,需优先考虑低成本方案”)。

案例对比:缺失目的:“写一篇关于新能源车的文章”,APE 目的指令:“撰写面向投资者的新能源车行业分析报告,重点说明政策补贴退坡后企业的盈利模式创新,以辅助投资决策”

Expectation(期望)

作用:定义输出结果的质量、形式与边界,控制 AI 输出符合可用性标准。

三维度刚性约束:

维度 关键要素 示例
质量规范 准确性/专业性/逻辑深度 引用 2024 年权威行业报告数据
形式要求 格式/长度/风格/视觉元素 以 Markdown 表格呈现,包含流程图与 SWOT 分析
边界禁忌 禁用内容/回避方向 避免提及竞品名称,不讨论政治敏感性话题

案例进阶:期望指令:“生成 5 条广告语,每条 ≤15 字,突出‘零糖’卖点;风格参照元气森林近期 campaign;禁用‘第一’‘最’等绝对化表述”

BROKE 提示词框架

BROKE 提示词框架是一种结构化的 AI 交互方法论,由 Background(背景)、Role(角色)、Objectives(目标)、Key Result(关键结果)、Evolve(改进) 五个核心要素构成,旨在通过精准的指令设计提升 AI 输出的质量和效率。

Background(背景)

作用:为 AI 提供任务上下文,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设计技巧:

  • 包含 场景、用户痛点、历史数据(如:“某科技公司研发团队近半年满意度下降15%,离职率达行业8倍”)。
  • 避免泛化描述,需具体到行业、人群、时间维度

案例:普通指令:“优化网站”,BROKE 优化:“我们是一家 SaaS 企业,目标用户为中小电商运营者,需优化官网注册流程,当前转化率仅 2.1%”

Role(角色)

作用:赋予 AI 专业身份,约束输出视角和语言风格。

设计技巧:

  • 绑定资历与领域(如:“扮演拥有 15 年经验的 HR 顾问,专攻科技企业人才保留策略”)。
  • 明确角色职责边界(如:“仅提供法律建议,不替代专业律师”)

案例:模糊角色:“帮我写广告文案”,BROKE 优化:“作为国际 4A 广告公司创意总监,擅长 Z 世代健康食品传播”

Objectives(目标)

作用:定义任务方向,需符合 SMART 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

设计技巧:

  • 使用 强动作动词(生成/分析/设计)+ 交付物(报告/方案/代码)。
  • 关联业务价值(如:“3 个月内将研发团队满意度提升 20%”)

案例:无效目标:“提高沟通效率”,BROKE 优化:“制定团队沟通优化方案,3 个月内内部满意度达 90%”

Key Result(关键结果)

作用:量化输出标准,作为质量验收依据。

设计技巧:三维度刚性约束:

  • 内容(如:“含 3 个竞品分析案例”)
  • 形式(如:“Markdown 表格呈现,字数 ≤ 1500”)
  • 禁忌(如:“禁用绝对化词汇”)

案例:医疗诊断任务要求:“列出 3 种诊断可能性,附《哈里森内科学》证据支撑,置信度量化,输出为表格”

Evolve(改进)

作用:建立迭代机制,解决 AI 输出偏差。

三类优化路径:

  • 改进输入:补充背景或调整关键结果(如:“增加远程员工需求分析”)
  • 修正答案:指出错误并重定向(如:“第三点数据与 2024 年 CDC 报告矛盾,请修正”)
  • 重新生成:相同提示多次生成后择优

CRISPE 提示词框架

CRISPE 是一种结构化提示词设计方法论,旨在通过明确的任务拆解降低 AI 理解的模糊性。经典六要素版(主流):能力(Capacity)、角色(Role)、见解(Insight)、声明(Statement)、个性(Personality)、实验(Experiment)

能力(Capacity)

作用:明确 AI 的能力边界,避免超范围请求。

设计技巧:

  • 绑定知识截止时间(如:“基于 2024 年前公开数据”)。
  • 规避预测类任务(如:避免“预测明年房价”)。

案例:错误:“生成 2026 年科技趋势报告”;修正:“总结 2020-2024 年人工智能领域的五大技术突破”

角色(Role)

作用:赋予 AI 专业身份,约束输出视角。

设计技巧:

  • 量化资历(如:“15 年资历的金融顾问,服务过 3 家 IPO 企业”)。
  • 绑定领域(如:“专攻跨境电商增长策略”)。

案例:模糊:“帮我写广告文案”;优化:“作为国际 4A 广告公司创意总监,为 Z 世代健康食品设计传播方案”

见解(Insight)

  • 作用:提供任务背景,减少信息差。
  • 关键信息:
  • 用户画像(如:“目标用户:25-35 岁宝妈,偏好性价比”)。
  • 痛点/现状(如:“当前次月留存率仅 30%”)。
  • 案例:缺失:“优化用户留存”;完整:“工具类 APP 月活 50 万,次月留存率 30%,新手引导流程超 5 步”

声明(Statement)

作用:用强动词定义原子化任务。

动词表参考:

任务类型 动词选择
生成内容 撰写/生成/创建
分析推理 对比/诊断/评估
转换处理 翻译/重构/格式化

案例:模糊:“处理这份数据”,明确:“分析用户购买行为数据,识别消费频次与客单价相关性”

个性(Personality)

作用:控制输出风格与语气。

三维度设计:

  • 语气(正式/幽默/鼓励)。
  • 格式(Markdown 表格/代码块/PPT 大纲)。
  • 禁忌(禁用绝对化词汇/避免专业术语)。

案例:缺失:“写一篇时间管理文章”;完整:“用幽默风格写 500 字短文,适配社交媒体传播,禁用‘最’‘第一’等词汇”

实验(Experiment)

作用:生成多方案供比较选择。

适用场景:

  • 创意发散(如:“提供 3 种广告口号方案”)。
  • 策略验证(如:“输出两版 A/B 测试方案”)。

案例:单一:“设计一个登录界面”,多元:“提供三种风格登录页:极简风、赛博朋克风、拟物化风”

ICIO 提示词框架

ICIO 提示词框架是由 Elavis Saravia 提出的一种结构化提示设计方法,旨在通过明确任务要素提升大语言模型(LLM)的输出质量与可控性。其核心包含四个模块,每个模块的作用与设计技巧如下:

Instruction(指令)

用:明确要求 AI 执行的具体任务动作。

设计技巧:

  • 强动词开头(如“生成”“分析”“翻译”);
  • 绑定交付物(例:生成一份投资人计划书);
  • 量化标准(例:字数≤300字)

应用示例:模糊指令:“优化网站”,优化指令:“优化电商产品详情页的加载速度,目标是将移动端首屏加载时间从3秒降至1.5秒内”

Context(背景)

作用:提供任务背景信息,约束输出范围。

设计技巧:

  • 说明目标用户(如“Z世代消费者”);
  • 描述使用场景(如“用于高管会议报告”);
  • 标注关键约束(如“避免专业术语”)

应用示例:缺失背景:“写减肥计划”,完整背景:“用户为28岁久坐女性,基础代谢1300kcal,需兼顾饮食偏好(讨厌苦味)和心理焦虑”

Input Data(输入数据)

作用:定义需处理的数据或信息源。

设计技巧:

  • 结构化数据(表格/列表更佳);
  • 标注数据属性(如“CSV文件含销售额、利润率字段”);
  • 区分核心与辅助数据

应用示例:模糊输入:“分析销售数据”;明确输入:“分析附件2024Q1销售数据.csv,聚焦‘产品类别’和‘地区’列,识别Top3销售额地区”

Output Indicator(输出指示器)

作用:指定输出的格式、类型及质量标准。

设计技巧:

  • 格式规范(如“Markdown表格”);
  • 质量红线(如“引用2024年后权威数据”);
  • 负面清单(如“禁用绝对化词汇”)

应用示例:笼统要求:“输出好看点”;具体指示:“生成3条广告语,每条≤15字,含‘零糖’关键词;风格参照元气森林近期campaign;以JSON格式输出”

其他提示词框架

任务导向型框架

TAG框架

核心结构:Task(任务) + Action(行动) + Goal(目标)

特点:简洁高效,适合日常快速任务

示例:

  • Task:撰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博客
  • Action:采用风趣幽默且引人入胜的风格
  • Goal:吸引对AI感兴趣的初学者

SPAR框架

核心结构:Scenario(场景) + Problem(问题) + Action(行动) + Result(结果)

特点:逻辑闭环性强,适合问题诊断与故障排除

示例:

  • Scenario:电商平台支付失败率上升20%
  • Problem:用户流失风险增加
  • Action:分析支付流程瓶颈
  • Result:输出3项优化方案

SCOPE框架

核心结构:Scenario(场景) + Complications(复杂因素) + Objective(目标) + Plan(计划) + Evaluation(评估)

特点:强调整体规划与风险预判,适合项目管理

示例:

  • Scenario:新产品上市
  • Complications:竞品同期发布类似产品
  • Objective:首月占据15%市场份额
  • Plan:分阶段推广策略
  • Evaluation:周度销量追踪

创意与沟通型框架

CO-STAR框架

核心结构:Context(背景) + Objective(目标) + Style(风格) + Audience(受众) + Response(响应)

特点:专注品牌一致性控制,适合营销文案

示例:

  • Context:新茶饮品牌推广
  • Objective:提升Z世代认知度
  • Style:年轻化网络用语
  • Audience:18-25岁学生群体
  • Response:生成5条小红书文案

FABLES框架

  • 核心结构:Frame(框架) + Analogies(类比) + Boundaries(边界) + Logic(逻辑) + Examples(示例) + Storytelling(故事)
  • 特点:通过故事化类比提升知识传递效率,适合教育培训
  • 示例:
  • 解释区块链技术:
  • Analogies:”类似多人共同记账的数字化账本”
  • Boundaries:不涉及加密货币投机
  • Storytelling:用供应链溯源案例说明

CARE框架

核心结构:Context(背景) + Action(行动) + Result(结果) + Empathy(共情)

特点:强化情感共鸣,适合心理咨询/客户服务

示例:

  • Context:用户投诉物流延迟
  • Action:道歉并补偿方案
  • Result:满意度挽回
  • Empathy:”理解您焦急等待的心情”

技术与流程型框架

TRACE框架

核心结构:Task(任务) + Request(要求) + Action(操作) + Check(校验) + Example(示例)

特点:内置防错机制,适合技术文档与操作指南

示例:

  • Task:编写API接口文档
  • Request:符合OpenAPI 3.0规范
  • Check:自动验证参数类型
  • Example:提供用户登录接口样例

ROSES框架

核心结构:Role(角色) + Objective(目标) + Scenario(场景) + Expected Solution(预期方案) + Steps(步骤)

特点:分阶段任务拆解,适合复杂问题解决

示例:

  • Role:数据分析师
  • Objective:降低用户流失率
  • Scenario:Q3留存率下降18%
  • Steps:数据清洗→归因分析→策略提案

动态交互型框架

DynaPrompt框架

核心结构:Dynamic Context(动态上下文) + Adaptive Role(自适应角色) + Multi-Phase(多阶段校验)

特点:实时感知对话状态,适合AI客服/游戏NPC

示例:

  • 用户连续追问时:
  • Adaptive Role:从”客服”切换至”技术专家”
  • Multi-Phase:每3轮对话校验理解准确性

LangGPT框架

核心结构:Role(角色) + Profile(背景) + Rules(规则) + Workflow(工作流)

特点:构建可复用的AI智能体,适合虚拟助手开发

示例:

  • Role:唐代诗人
  • Rules:必须遵守七言律诗平仄规则
  • Workflow:先索取用户主题→生成诗句→解释典故

提示词框架的本质

根本目标:解决两大核心矛盾

  • 人类意图的模糊性 vs AI执行的确定性,框架通过结构化切割(如 CRISPE 分拆 6 要素)将“感觉”转化为“可量化指令”。
  • AI 能力的通用性 vs 任务场景的专一性,框架通过角色绑定(如 BROKE 的 Role)激活特定领域知识库。

底层共性设计逻辑

设计原理 代表框架 实现方式
原子化拆解 SCOPE 切分场景-复杂因素-目标-计划-评估
领域知识调用 CRISPE Role 模块激活垂直行业知识
动态误差校正 BROKE Evolve 机制多轮逼近理想输出
人机认知耦合 LangGPT Workflow 模拟人类工作流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