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道→理念

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钱魏Way · · 394 次浏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教表达空性和般若波罗蜜观点的经典,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心经》。其中以玄奘法师汉译本流通最广,共260字。

般若波罗蜜多心,按梵语语法是“持业释”的复合词,前者用来修饰、描述后者,合称就是“般若波罗蜜多”的“心”。其中:

  • 般若波罗蜜多(梵语:Prajñāpāramitā):般若(prajñā)直译为“慧”,波罗蜜多(pāramitā)是菩萨成就无上究竟菩提的根本资粮,“般若波罗蜜多”为其中一种,是彻知空性,了达无我的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多”的“般若”之梵语是“Prajñā”,此梵语是由接头词“Pra(向前方、前进)”与动词词根“√jñā(认识、了知)”构成的阴性名词,原意是“向某个对象前进去认识它”,即“全面地、直接地、彻底地去体验而觉知某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法性(Dharmatā)”,理解宇宙一切现象的原理的“般若(Prajñā)”就是智慧;“般若波罗蜜多”的波罗蜜多之梵语是“pāramitā”,此梵语是由形容词“pāramī(最高的、究极的)”和阴性名词接尾词“tā”构成的阴性名词,为“圆满、究竟”的意思,因此“般若波罗蜜多(prajñāpāramitā)”即为“圆满究竟、全面地、彻底地理解宇宙真实与原理的智慧”。
  • 心(梵语:Hṛdaya),原义为心脏,与意识心(梵语:Citta)不同,在此是指“心要”或“心髓”。此经为般若波罗蜜经之心要,所以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的不同版本

中国历史上,至宋朝为止,可考的至少有8次汉译,现存7本。

标题 译者 版本 存缺
《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 失译 (别生经) 疑即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鸠摩罗什 略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649年) 略本
《般若波罗蜜多那经》 唐·菩提流志(693年)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法月(738年) 广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般若、利言等(790年) 广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智慧轮(847-859年) 广本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法成(敦煌石室本) 广本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施护(980-1000年) 广本

其中以玄奘法师汉译本流通最广,共260字。其译本内容约有20处与今日所见的梵文本不同。日本通行的汉译本共262字,比中国通行本多了2字,即“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中的“一切”。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鸠摩罗什

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阴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离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竭帝竭帝 波罗竭帝 波罗僧竭帝 菩提僧莎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玄奘(649年)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法月(738年)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

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详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

于斯告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识性是空,空性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 莎婆诃”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及菩萨众,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般若、利言等(790年)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时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观五蕴性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 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蘖谛 蘖谛 波罗蘖谛 波罗僧蘖谛 菩提 娑(苏纥反)婆诃”

“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说已。

即时,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弗大喜充遍,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亦大欢喜。时彼众会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智慧轮(847-859年)

如是我闻:

一时薄誐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蒭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照见。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自在。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

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圣者!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云何修行?”如是问已。

尔时,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应照见五蕴自性皆空,离诸苦厄。舍利子!色空,空性见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色即空,是空即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性相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减不增。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 至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证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住,心无障碍。心无障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寂然。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成正觉。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真言,是大明真言,是无上真言,是无等等真言。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真言。”

即说真言:唵(引) 誐帝 誐帝 播(引)囉誐帝 播(引)囉散誐帝 冒(引)地 娑縛(二合)賀(引)

“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学。”

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

尔时世尊如是说已,具寿舍利子,观世音自在菩萨,及彼众会一切世间天、人、阿苏啰、𪩘驮嚩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法成(敦煌石室本)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及诸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

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

作是语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是受想行识。亦复皆空。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无相。无生无灭。无垢离垢。无减无增。

舍利子。是故尔时空性之中无色。无受。无想。无行。亦无有识。无眼。无耳。无鼻。无舌。无身。无意。无色。无声。无香。无味。无触。无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得。亦无不得。

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诸菩萨众。依止般若波罗蜜多。心无障碍。无有恐怖。超过颠倒。究竟涅槃。

三世一切诸佛。亦皆依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大密咒者。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诸苦之咒。真实无倒。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秘密咒。即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曰:峨帝峨帝。波啰峨帝。波啰僧峨帝。菩提莎诃

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彼定起。告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时薄伽梵说是语已。具寿舍利子。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宋·施护(980-1000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

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此一切法如是空相。无所生。无所灭。无垢染。无清净。无增长。无损减。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舍利子。由是无得故。菩萨摩诃萨。依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故。心无所著。亦无挂碍。以无著无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妄想。究竟圆寂。所有三世诸佛。依此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应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广大明。是无上明。是无等等明。而能息除一切苦恼。是即真实无虚妄法。诸修学者。当如是学。我今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大明曰。

怛他 唵帝 帝播啰帝 播啰僧帝 冒提莎贺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详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佛说此经已。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并诸苾刍。乃至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英译版《The Heart of Perfect Understanding》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a

While moving in the deep course of perfect understanding

Shed light on the Five Skandhas and found them equally empty

After this penetration, he overcame ill-being

(Bell)

Listen Shariputra, form is emptiness and emptiness is form.

Form is not other than emptiness, emptiness is not other than form

The same is true with feelings, perceptions, mental formations and consciousness.

(Bell)

Listen Shariputra, all Dharmas are marked with emptiness.

They are neither produced nor destroyed, neither defiled nor immaculate,

neither increasing nor decreasing.

Therefore in emptiness there is neither form, nor feelings, nor perceptions, nor mental formations, nor consciousness;

No eye, or ear, or nose, or tongue, or body or mind;

No form, no sound, no smell, no taste, no touch, no object of mind;

No realms of elements (from eyes to mind consciousness);

No interdependent origins and no extinction of them (from ignorance to death and decay);

No ill-being, no cause of ill-being, no end of ill-being, and no path;

No understanding and no attainment.

(Bell)

Because there is no attainment, the Bodhisattva grounded in perfect understanding.

Find no obstacles for their mind. Having no obstacles they overcome fear.

Liberating themselves forever from illusion, realising perfect nirvana.

All Buddhas in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hanks to this perfect understanding.

Arrive at full and right universal enlightenment.

(Bell)

Therefore one should know that perfect understanding is the highest mantra,

The unequalled mantra, the destroyer of ill-being, the incorruptible truth.

A mantra of prajnaparamita should therefore be proclaimed: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余秋雨译

一个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观察的菩萨,在深度修行中以最高智慧获得观照,终于发现世间种种蕴集都虚空无常。只要获得这种发现,那么,世间一切痛苦和灾厄都可以度过。

舍利子啊,物质形态的“色”,全都等于“空”。色与空没有什么差别,空与色没有什么差别。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其实,就连感受、想象、行为、见识,也都是这样。

舍利子啊,各种概念都是空相。因此,无所谓诞生和灭亡,无所谓污垢和洁净,无所谓增加和减少。

在空相中,没有真实的物质、感受、想象、行为、见识,没有真实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真实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记忆。从视觉到意识之间的种种界定,都不存在。

在空相中,既没有无明的愚暗,也没有无明的结束;既没有老死的轮回,也没有老死的终止;既没有苦恼的聚集,也没有苦恼的断灭;既没有机智,也没有获得。

正因为一无所得,大菩萨凭着大智慧超度,心中就没有牵挂和障碍,所以也没有恐怖,能够远离种种颠倒梦想,终于达到真正解脱的彼岸- 涅槃。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觉悟者只要凭着大智慧超度,就能获得最高正觉。大智慧超度就是神圣的咒语、光明的咒语、无上的咒语、无比的咒语。

这咒语能够除去众生的一切痛苦,真实不虚。那么,就让我们来诵念这个咒语:“去吧,去,到彼岸去。大家都去,赶快觉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理解

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菩萨又译为观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手持莲花的观音菩萨也被称为莲花手菩萨或持莲观音(Padmapani)。

舍利子

舍利弗,又译为舍利弗多、舍利弗罗、奢利富多罗、舍利弗多罗、舍利补怛罗,玄奘译为舍利子(心经中的“舍利子”就是舍利弗);其父取其名为优婆低沙,是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号称“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

菩提萨埵

菩萨具名菩提萨埵,意译为道心众生、觉有情、闿士、开士、高士、大士等。菩提是佛道,萨埵是众生,众生发心求入佛道名菩萨。又,上求菩提,下化众生,故为菩萨。已断烦恼结,于生死轮回自在、具救度众生能力者,称为大菩萨,即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简称菩萨摩诃萨或摩诃萨。

五蕴

蕴,佛教术语,意指人类存在的基本要素。佛教将蕴分析成五种基本元素,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者,又称五蕴。

  • 色蕴,总该五根五境等有形之物质。
  • 受蕴,对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之作用。
  • 想蕴,对境而想像事物之心之作用。
  • 行蕴,其他对境关于嗔贪等善恶一切之心之作用。
  • 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事物之心之本体。

六根

佛教用语,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根(感官器官)。有些佛教部派认为意没有实体,不立为根,去除意根,将其余眼、耳、鼻、舌、身五者,合称五根。

六尘

尘是指世间一切因缘而产生的事物和法理等等,有动摇、染污的意思。因为这些不断变化、动摇不停的尘染污了六根。其中:

  • 眼所见者为色尘。
  • 耳所听者为声尘。
  • 鼻所嗅者为香尘。
  • 舌所尝者为味尘。
  • 身所觉者为触尘。
  • 意所分别者为法尘。

六觉

  • 眼所见者为视觉。
  • 耳所闻者为听觉。
  • 鼻所嗅者为香觉。
  • 舌所尝者为味觉。
  • 身所感者为触觉。
  • 意所取者为正觉。

六识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也称十二缘起支、十二有支,佛教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此十二缘起支分别是: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它们都是缘生法,都是无常的,它们之间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关联。十二因缘因果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佛陀、辟支佛、阿罗汉,都依“四圣谛”三转十二行,觉悟十二因缘而了知生死轮回真相,达到究竟解脱。

  • 缘于“无明”[5](贪、嗔、痴等烦恼)而产生“行”(造作诸业)。
  • 缘于“行”(造作诸业)而产生“识”(业识)。
  • 缘于“识”(业识)而产生“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
  • 缘于“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而产生“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
  • 缘于“六入处”(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触”(外境接触)。
  • 缘于“触”(外境接触)而产生“受”(苦、乐的感受)。
  • 缘于“受”(苦、乐的感受)而产生“爱”(对境生爱欲)。
  • 缘于“爱”(对境生爱欲)而产生“取”(追求造作)。
  • 缘于“取”(追求造作)而产生“有”(业因完成)。
  • 缘于“有”(业因完成)而产生“生”(在受于身)。
  • 缘于“生”(在受于身)而产生“老死”(未来身之老死)。

四谛

  • 四圣谛,又称四真谛、四谛,四种神圣的谛,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和苦灭道迹圣谛,简称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释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历史上部派佛教,和现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义。
  • 四谛概括了两种因果关系: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是悟界的因果。这是从表面现象到深层原因的逆推过程。反过来说,就是修道除恶、灭贪嗔痴,就可以离苦,脱离轮回。

“空”不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不存在或者没有,而是“不执著”自性的意思;“性”是本质的意思。换句话说:“空性”就是“不执著”事物的本质。

三世诸佛

“三世诸佛”,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佛”。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等正觉,又作无上正等菩提、无上正等觉、无上正觉,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为“至高无上正确彻底的全面觉悟”,旧译作无上正真道。是指佛教修行的最高觉悟、最高涅槃境界,证得此者与成佛无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