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少不了买一些字帖,中间又一些比较出发的出版社,做一些简单的整理。这些要介绍的是一家日本的出版社-二玄社。二玄社主要以复制和很多中国书法作品而出名。对于二玄社的最初的了解是贵,相比国内30元左右的价格,二玄社最便宜字帖的接近200,最贵的字帖上千上万。贵主要原因为认为主要有几方面:
- 选用的版本都很不错,即底稿相对较好。
- 印刷质量相比国内的一些要好很多。
- 日本的图书本来就比国内贵。
二玄社厉害在哪?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书画年代经久,色调、质感等都有一种独特的厚重感,寻常复制技术难以胜任,二玄社受台北故宫博物馆的特别委托,以当时最先进、性能最优秀的胶印机器材,组成由专家组成的特别小组,进行研究开发。
二玄社首先特制了全长五米,高宽各二米,重达三吨的全自动照相机,从二十几年前开始着手为了保护原蹟,采用防止紫外线、热辐射的照明装置以及其它各种装置。在反复进行了各种实验后,运输到台北故宫博物馆,开始了首次拍摄。
然后,二玄社将原片分解成八色乃十二色(一般印刷为四色),制作对应各种色调的印刷原版,反复进行试印。然后去台北对照原迹,回来后又重新开始。这种一系列的反复和连续作业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
接着,纸、绢、合成纤维等印刷材料的开始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以某种西洋纸和非洲进口的特殊原料混合,加入特殊的材料使其产生柔软的感触,另一方面,提高印时的伸缩安定性,进而制成特种纸材,经过无数次的反复实验终于成功地开发了于原迹极为相似的印刷素材。
由于进行同比例摄影、电脑制版和八至十二色的高精度印刷技术,选用特殊研制的纸和绢,故这些复制品逼真地反映了原件的面貌。
当复制好的王義之《快雪时晴帖》的样品展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蒋院长(当时)面前时,院长凝视了很久,最后大声说:”这是从本院藏库中提来的真蹟,还用的着再看吗?我要看的是二玄社的复制品”!
一九九六年,二玄社这批复制品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
二玄社的作品有哪些?
二玄社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 上:真迹复制系列,全部为原装本,收录完整,内外材质、尺寸、割裱无不依照原本。
- 中:《原色法帖选》系列,共49册。拓本基本上都是日本藏的最好本,还有好几本传世孤拓(包括《孔子庙堂碑》《孟法师碑》的传世孤拓,唐拓)。彩色册页装,有几个尺寸,尽量贴近原拓本大小(裱边有剪裁),也有几本是原拓本大小号称原装本。
- 形式好。册页版,或者叫蝴蝶装或者叫经折装,按照古时拓本的书籍格式来。这个设计非要摸到真书才能体会。我很难几句话讲清楚这种书的结构特点。国内西泠印社的”碑帖善本精华”里的墨皇本《圣教序》是最接近于”原色法帖选”的设计的,大家可以乘打折几十块买本体会一下。这种装订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完全展平,因为它没有一个侧面需要很多页胶或钉在一起的设计,每两页相向折叠(叫一开),每两开则背靠背粘一小竖条把各开粘合在一起。顶底则加一硬纸板保护。
- 开本极好。”原色法帖选”并不讲究保留原裱边。什么是裱边?因为拓本里面最宝贵的是原拓纸,拓纸会裱贴在基纸上面,基纸会宽出来一些作为保护,这些空白的边就是裱边。裱边除了保护,当然还可以用来写旁注(比如墨皇本就密密麻麻写了极多,还有些拓本写满了校本意见),当然还可以用来盖戳。很多国内的印本很奇葩为了讲究还原性还是啥目的,保留极宽原裱边,再加上极宽新的白边,整本书打开里面拓本内容反而只占了一点点,本大芯小。这种书谁看了都会觉得难受。原色法帖选”系列留的”裱边”(其实是假裱边了)宽度就正好,这样整书的开本大小就很合适。
- 用纸极好。很轻很薄。国内很多中端册页本用纸极厚重,导致全身极厚重,再加上没必要的宽裱边,就更吓人了。二玄的原色拿在手里面轻轻巧巧的,翻阅也极为舒服。
- 装帧极好。这个好不是堆砌材料的好,而是恰到好处的好。书封的纸板很轻,包裹材料很滑进出盒套很方便,内有泡沫衬垫,稍带弹性手感很舒服。盒套简单轻薄,完全不是国内那种极厚重的硬纸盒的设计,非常实用。
- 下:
- 下上,《故宫法书选》,共8册,均为墨迹,彩色印刷。展现台北故宫一些藏品。其中的《书谱》《自叙帖》正好是黑白印的”中国法书选”的彩色升级。
- 下中,《中国法书选》,共60册,碑刻墨迹都有,黑白印刷。相比原色多了不少明清近人合集。唐朝名碑拓本尽量选择与原色不同的拓本,呈现更多的日本收藏。从甲骨文一直到清人,是很好的中国书法资料搜集库。大十六开,扎线,没有胶封,方便反折甚至拆开单页使用。这个系列是临摹主力。但话又说回来,这个系列的临摹本子大部分都可以在国内找到替代品,而且又便宜还不反光。
- 下上《中国法书选扩大法帖》,精选了二十本。放大得刚刚好,能比原大印本看出很多笔画细节,而且还在侧面加上了笔顺。书法自学的极佳资料。彩色印刷,十六开高,宽度只有一半,每页就一竖行三个大字。
- 下中,《条幅名品选》,共10册,黑白印刷。
- 下下,《敦煌书法丛刊》,近30册,近是参考资料型,很多非原件制版。
- 下下《宋元明尺牍名品选》”,这系很多摄印都不够佳。
- 其他,《书迹名品丛刊》,质量不一。
- …
《原色法帖》为什么这么贵?
“原色法帖选”共49种,是二玄社的主流精品系列,顾名思义为全彩制版印刷,序注跋尽录(有些品种跋文缩印于手册之中),全部采用册页装订,有的可以整册展平,有的则只可对页展开,册页封面为实绫装裱,外有白色硬纸质书套加彩印封套,一般均附讲解手册一本,除原装本外,册内各页帖旁有原文对照,损字均注出,标点断句齐全,日本人在细致处的用心确实令人钦佩。只是时间上毕竟是二十年前的出版物了,纯粹从印刷技术上去评判也不太公平。
此系列如今有些品种已绝版,有些有多印次。系列尺寸并不统一,本就按照原帖不同有两、三种尺寸模板,而五种原装本又完全依原帖尺寸复制,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版自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前后可分为两阶段:前30余册采各家所藏名帖,很多出自日本藏馆与藏家的善本,封套封面统一为黄底云龙纹,册题为村上三岛统一书写;后10余册为”听冰阁墨宝”子系列,全部为三井家藏本,中田勇次郎监修,封套封面统一为绿色底稻纹,册题书者各异。
49种法帖(有两种为日本平安时期书作),选帖截止至唐,可说件件均为珍品。从特色论,5册原装本最为让人心动,更接近真迹复制;从原帖版本价值论,其中收选了13本墨迹和4件海内孤拓,余者又有半数以上为海内最善拓本,阵容之强大,可谓空前。
原色法帖选的设色很别致,并未像很多彩印本一样加重色彩饱和或明暗对比,而是复旧为旧,整体显得较冷。”原色”在特种纸上峻然自持,原味翩然乃现。
事无完美,除原装本外,这种册页装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手卷就必须经过切割,影响了一气呵成的章法连贯,即使原本是册页,由于要在每页加注原文,两侧要留白,对于连贯的一些墨迹册页(如《中秋》、《伯远》等帖)也要割断分页,实在可惜。所以这个系列还原效果最好的其实都是经割裱的碑拓册页。
原色法帖选到底选的碑帖
- 书谱(唐孙过庭/草书/真迹)
- 雁塔圣教序(唐褚遂良/楷书/宋拓)
- 集字圣教序〈朱卧庵本〉(东晋王羲之/行书/宋拓)
- 皇甫诞碑(唐欧阳询/楷书/宋拓)
- 兰亭叙五种(东晋王羲之/行书/定武本他)
- 十七帖〈上野本〉(东晋王羲之/草书/宋拓)
- 礼器碑(后汉/隶书/旧拓)
- 曹全碑(后汉/隶书/精拓)
- 争座位稿(唐顔真卿/行草/宋拓)
- 草书千字文(千金帖)(唐怀素/草书/真迹)
- 风信帖(平安空海/行书/真迹)
- 孟法师碑〈原装本〉(唐褚遂良/楷书/唐拓孤本)
- 石鼓文〈后劲本、原装本〉(周/篆书/北宋拓)
- 白氏诗巻(平安藤原行成/行书/真迹)
- 関中本千字文(隋智永/楷草/北宋拓)
- 张猛龙碑〈原装本〉(北魏/楷书/北宋拓)
- 兴福寺断碑(东晋王羲之/行书/旧拓)
- 多宝塔碑(唐顔真卿/楷书/宋拓)
- 九成宫醴泉铭〈李祺本〉(唐欧阳询/楷书/北宋拓)
- 枯树赋哀册(唐褚遂良/行书/明拓、宋拓)
- 祭姪稿(唐顔真卿/行书/真迹)
- 泰山刻石〈原装本〉(秦/篆书/北宋拓53字本)
- 王羲之尺牍集(东晋王羲之/行草/墨迹)
- 自叙帖(唐怀素/草书/真迹)
- 魏晋唐小楷集(魏钟繇他/楷书/旧拓)
- 张迁碑(后汉/隶书/明拓)
- 高贞碑(北魏/楷书/出土初拓)
- 乙瑛碑(后汉/隶书/明拓)
- 龙门造像记(北魏/楷书/精拓]
- 兰亭序〈虞世南临〉(东晋王羲之/行书/八柱第一)
- 兰亭叙〈褚遂良临〉(东晋王羲之/行书/八柱第二)
- 中秋帖(东晋王献之/草书/墨迹)
- 伯远帖(东晋王珣/行书/墨迹)
- 平复帖(西晋陆机/草书/真迹)
- 兰亭叙〈冯承素摹〉(东晋王羲之/行书/八柱第三)
- 石鼓文〈先锋本〉(周/篆书/北宋拓)
- 化度寺碑〈诒晋斋本〉(唐欧阳询/楷书/顾从义翻刻)
- 集字圣教序〈刘铁云本〉(东晋王羲之/行书/宋拓)
- 九成宫醴泉铭〈李鸿裔本〉(唐欧阳询/楷书/北宋拓)
- 孔颖达碑(孔祭酒碑)(唐/楷书/北宋拓)
- 柳州罗池庙碑(唐沈伝师/楷书/宋拓孤本)
- 善才寺碑(唐魏栖梧/楷书/宋拓孤本)
- 王洪范碑(唐王玄宗/楷书/宋拓孤本)
- 段行琛碑(唐张増/楷书/宋拓孤本)
- 李玄静碑(唐张从申/楷书/宋拓)
- 李広业碑(唐郑云逵/楷书/宋拓孤本)
- 圭峯禅师碑(唐裴休/楷书/宋拓)
- 石鼓文〈中権本〉(周/篆书/北宋拓)
孔子庙堂碑〈原装本〉(唐虞世南/楷书/唐拓孤本)
《故宫法书选》选取了哪些作品?
- 書譜[唐/孫過庭]
- 自叙帖[唐/懐素]
- 草書千字文[唐/懐素]
- 黄州寒食詩巻前赤壁賦[宋/蘇軾]
- 松風閣詩巻寒山子龐居士詩巻[宋/黄庭堅]
- 蜀素帖尺牘[宋/米芾]
- 宋四家墨蹟選[宋/蘇軾黄庭堅蔡襄米芾]
- 前後赤壁賦閒居賦尺牘[元/趙孟頫]
《中国法书选》选取了哪些作品?
- 甲骨文金文[殷周列国/篆書]
- 石鼓文泰山刻石[周秦/篆書]
- 石門頌[後漢/隷書]
- 乙瑛碑[後漢/隷書]
- 礼器碑[後漢/隷書]
- 史晨前碑史晨後碑[後漢/隷書]
- 西狭頌[後漢/隷書]
- 曹全碑[後漢/隷書]
- 張遷碑[後漢/隷書]
- 木簡竹簡帛書[戦国秦漢晋/隷書]
- 魏晋唐小楷集[魏晋唐/楷書]
- 王羲之尺牘集〈上〉[東晋王羲之/行草]
- 王羲之尺牘集〈下〉[東晋王羲之/行草]
- 十七帖〈二種〉[東晋王羲之/草書]
- 蘭亭叙〈五種〉[東晋王羲之/行書]
- 集字聖教序[東晋王羲之/行書]
- 興福寺断碑[東晋王羲之/行書]
- 王献之尺牘集[東晋王献之/行草]
- 爨宝子碑爨龍顔碑[東晋劉宋/楷書]
- 龍門二十品〈上〉[北魏/楷書]
- 龍門二十品〈下〉[北魏/楷書]
- 鄭羲下碑[北魏鄭道昭/楷書]
- 張猛龍碑[北魏/楷書]
- 高貞碑[北魏/楷書]
- 墓誌銘集〈上〉[北魏/楷書]
- 墓誌銘集〈下〉[北魏隋/楷書]
- 真草千字文[隋智永/楷草]
- 関中本千字文[隋智永/楷草]
- 皇甫誕碑[唐欧陽詢/楷書]
- 化度寺碑温彦博碑[唐欧陽詢/楷書]
- 九成宮醴泉銘[唐欧陽詢/楷書]
- 孔子廟堂碑[唐虞世南/楷書]
- 孟法師碑[唐褚遂良/楷書]
- 雁塔聖教序[唐褚遂良/楷書]
- 褚遂良法帖集[唐褚遂良/楷行]
- 晋祠銘温泉銘[唐太宗/行書]
- 道因法師碑泉男生墓誌銘[唐欧陽通/楷書]
- 書譜[唐孫過庭/草書]
- 李思訓碑[唐李邕/行書]
- 多宝塔碑[唐顔真卿/楷書]
- 祭姪祭伯争坐位文稿[唐顔真卿/行草]
- 顔勤礼碑[唐顔真卿/楷書]
- 自叙帖[唐懐素/草書]
- 草書千字文〈二種〉[唐懐素/草書]
- 玄秘塔碑[唐柳公権/楷書]
- 蘇軾集[宋]
- 黄庭堅集[宋]
- 米芾集[宋]
- 趙孟頫集[元]
- 文徴明集[明]
- 董其昌集[明]
- 張瑞図集[明]
- 王鐸集[明]
- 倪元璐集[明]
- 傅山集[明]
- 鄧石如集[清]
- 何紹基集[清]
- 呉煕載集[清]
- 趙之謙集[清]
- 呉昌碩集[清]
《精選拡大法帖》包含哪些内容?
- 蘭亭叙 虞世南臨本(東晋王羲之)
- 蘭亭叙 馮承素摹本(東晋王羲之)
- 王羲之尺牘[喪乱帖孔侍中帖他](東晋王羲之)
- 風信帖金剛般若経開題(平安空海)
- 集王聖教序 劉鐵雲本(東晋王羲之)
- 真草千字文(隋智永)
- 関中本千字文(隋智永)
- 九成宮醴泉銘(唐欧陽詢)
- 孔子廟堂碑 原刻精華(唐虞世南)
- 孟法師碑(唐褚遂良)
- 雁塔聖教序(唐褚遂良)
- 枯樹賦(唐褚遂良)
- 多宝塔碑(唐顔真卿)
- 曹全碑(後漢)
- 礼器碑(後漢)
- 泰山刻石 百六十五字本(秦)
- 石鼓文(周)
- 草書千字文(唐懐素)
- 書譜(唐孫過庭)
- 蜀素帖(宋米芾)
二玄社值不值得买?
随着印刷质量的不断提升,国内更高的技术的字帖也会越来越好。个人的建议是,上千元以上的字帖不差钱的可以购买。100-200之前的可以对自己中意的作品买一些。
个人待买:
- 《書聖王羲之の書》
- 《中国法書選11:魏晋唐小楷集[魏晋唐/楷書]》
二玄社的《中国法书选》和《精選扩大法帖》淘宝上有盗版可买,但不建议,原因是盗版商印刷质量还不如国内的其他正规的出版社出版的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