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术→技巧, 机器学习, 法→原理

排序优化算法Learning to Ranking

钱魏Way · · 3,901 次浏览

Learning to Ranking简介

Learning to Rank (LTR)是指一系列基于机器学习的排序算法,最初主要应用于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IR)领域,最典型的是解决搜索引擎对搜索结果的排序问题。除了信息检索以外,Learning to Rank 也被应用到许多其他排序问题上,如商品推荐、计算广告、生物信息学等。

Facebook用它来优化你的朋友圈文章,Airbnb用它来优化你的搜索结果排序,Quora用它来给各种答案进行排序。Bing常常标榜它有着最好的机器学习得到的搜索结果,但是Google从前常常标榜不怎么用Learning to rank

排序学习的定义为:基于机器学习中用于解决分类与回归问题的思想,提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解决排序的问题。排序学习的目标在于自动地从训练数据中学习得到一个排序函数,使其在文本检索中能够针对文本的相关性、重要性等衡量标准对文本进行排序。机器学习的优势是:整合大量复杂特征并自动进行参数调整,自动学习最优参数,降低了单一考虑排序因素的风险;同时,能够通过众多有效手段规避过拟合问题。

机器学习的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 输入空间(input space),以特征向量来表示的样本,特征是以某种方式提取出来的。
  • 输出空间(output space),对input处理后的展现形式,包括两种,一是task的最后形式,另一种是Machine Learning 中间便于处理的形式。
  • 假设空间(hypothesis space),它定义了一系列从input space 到output space的映射函数。
  •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ML的目的就是在training set上定义一个loss function来学习一个optimal hypothesis。loss function在ML中扮演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LTR的定义:

广义定义:使用机器学习技术来解决ranking问题的都称为LTR方法。

狭义定义:满足以下两点的ranking方法:

  • Feature Based,样本以特征向量的形式体现。
  • Discriminative Training,(有识别性的训练)a learning-to-rank method has its own input space, output space, hypothesis space, and loss function.Discriminative Training是一个基于训练集的自动学习过程。

LTR框架

LTR是有监督学习,因此是需要有标注的training set。很多机器学习都可以套在上述流程图中。不同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不同的input space,不同的的output space,不同的假设空间,不同的损失函数。经典Learning to Rank框架如下:

排序学习在现代推荐架构中处于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可以完成不同召回策略的统一排序,也可将离线、近线、在线的推荐结果根据用户所处的场景进行整合和实时调整,完成打分重排并推荐给用户。美团推荐框架:

LTR的优点

LTR 则是基于特征,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训练来学习到最佳的拟合公式,相比传统的排序方法,优势有很多:

  • 可以根据反馈自动学习并调整参数
  • 可以融合多方面的排序影响因素
  • 避免过拟合(通过正则项)
  • 实现个性化需求(推荐)
  • 多种召回策略的融合排序推荐(推荐)
  • 多目标学习(推荐)

LTR的局限性

  • 在一个机器学习的系统当中,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结果比另一个结果要好。机器学习系统像一个黑盒子,大部分时候告诉我们结果1比结果2更加相关的概率,但不会告诉我们是因为什么原因结果1比结果2要好。
  • 很多information retrieval当中发现的特征很难在机器学习模型中产生效果。因为这些特征常常是针对某一类检索问题,然而对于那一类检索问题,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可能会为了模型的概括性以及防止overfitting,忽略特定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当有了足够多的ranking engineer,大部分人都会专注改进rule-based scoring方法,去直接针对特定问题进行改进。

Learning to Rank 算法分类

排序学习的模型通常分为单点法(Pointwise Approach)、配对法(Pairwise Approach)和列表法(Listwise Approach)三大类,三种方法并不是特定的算法,而是排序学习模型的设计思路,主要区别体现在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以及相应的标签标注方式和优化方法的不同。

单点法(Pointwise)

单点法排序学习模型的每一个训练样本都仅仅是某一个查询关键字和某一个文档的配对。它们之间是否相关,与其他文档和其他查询关键字都没有关系。很明显,单点法排序学习是对现实的一个极大简化,但是对于训练排序算法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单点法将文档转换为特征向量后,机器学习系统根据从训练数据中学习到的分类或者回归函数对文档打分,打分结果即是搜索结果。

单点排序学习可以按照标注和损失函数设计的不同,将排序问题转化成回归、分类、和有序分类问题(有些文献也称有序回归)问题,可参考下图:

分别看一下损失函数的设计思想:

  • 分类(Classification):输出空间包含的是无序类别,对每个查询-文档对的样本判断是否相关,可以是二分类的,如相关认为是正例,不相关认为是负例;也可以是类似 NDCG 那样的五级标注的多分类问题。分类模型通常会输出一个概率值,可根据概率值的排序作为排序最终结果。
  • 回归(Regression):输出空间包含的是真实值相关度得分,可通过回归来直接拟合相关度打分。
  • 有序分类(Ordinal Classification):有序分类也称有序回归(Ordinal Regression),输出空间一般包含的是有序类别,通常的做法是找到一个打分函数,然后用一系列阈值对得分进行分割,得到有序类别。

单点法(Pointwise)的应用

推荐系统领域,最常用就是二元分类的 Pointwise,比如常见的点击率(CTR)预估问题,之所以用得多,是因为二元分类的 Pointwise 模型的复杂度通常比 Pairwise 和 Listwise 要低,而且可以借助用户的点击反馈自然地完成正负样例的标注,而其他 Pairwise 和 Listwise 的模型标注就没那么容易了。成功地将排序问题转化成分类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机器学习中那些常用的分类方法都可以直接用来解决排序问题,如 LR、GBDT、SVM 等,甚至包括结合深度学习的很多推荐排序模型,都属于这种 Pointwise 的思想范畴。

代表算法有:

  • 基于神经网络的排序算法 RankProp
  • 基于感知机的在线排序算法 Prank(Perception Rank)/OAP-BPM
  • 基于 SVM 的排序算法
  • Subset Ranking
  • McRank
  • Prank
  • OC SVM

推荐系统中使用较多的 Pointwise 方法是 LR、GBDT、SVM、FM 以及结合 DNN 的各种排序算法。

单点法(Pointwise)的缺点

Pointwise 方法通过优化损失函数求解最优的参数,可以看到 Pointwise 方法非常简单,工程上也易实现,但是 Pointwise 也存在很多问题:

  • Pointwise 只考虑单个文档同 query 的相关性,没有考虑文档间的关系,然而排序追求的是排序结果,并不要求精确打分,只要有相对打分即可;
  • 通过分类只是把不同的文档做了一个简单的区分,同一个类别里的文档则无法深入区别,虽然我们可以根据预测的概率来区别,但实际上,这个概率只是准确度概率,并不是真正的排序靠前的预测概率;
  • Pointwise 方法并没有考虑同一个 query 对应的文档间的内部依赖性。一方面,导致输入空间内的样本不是 IID 的,违反了 ML 的基本假设,另一方面,没有充分利用这种样本间的结构性。其次,当不同 query 对应不同数量的文档时,整体 loss 将容易被对应文档数量大的 query 组所支配,应该每组 query 都是等价的才合理。
  • 很多时候,排序结果的 Top N 条的顺序重要性远比剩下全部顺序重要性要高,因为损失函数没有相对排序位置信息,这样会使损失函数可能无意的过多强调那些不重要的 docs,即那些排序在后面对用户体验影响小的 doc,所以对于位置靠前但是排序错误的文档应该加大惩罚。

配对法(Pairwise)

配对法的基本思路是对样本进行两两比较,构建偏序文档对,从比较中学习排序,因为对于一个查询关键字来说,最重要的其实不是针对某一个文档的相关性是否估计得准确,而是要能够正确估计一组文档之间的 “相对关系”。因此,Pairwise 的训练集样本从每一个 “关键字文档对” 变成了 “关键字文档文档配对”。也就是说,每一个数据样本其实是一个比较关系,当前一个文档比后一个文档相关排序更靠前的话,就是正例,否则便是负例,如下图。试想,有三个文档:A、B 和 C。完美的排序是 “B>C>A”。我们希望通过学习两两关系 “B>C”、“B>A” 和 “C>A” 来重构 “B>C>A”。

这里面有3个非常关键的假设:

  • 我们可以针对某一个关键字得到一个完美的排序关系。在实际操作中,这个关系可以通过相关标签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其他信息获得,比如点击率等信息。然而,这个完美的排序关系并不是永远都存在的。试想在电子商务网站中,对于查询关键字 “哈利波特”,有的用户希望购买书籍,有的用户则希望购买含有哈利波特图案的 T 恤,显然,这里面就不存在一个完美排序。
  • 我们寄希望能够学习文档之间的两两配对关系从而 “重构” 这个完美排序。然而,这也不是一个有 “保证” 的思路。用刚才的例子,希望学习两两关系 “B>C”、“B>A” 和 “C>A” 来重构完美排序 “B>C>A”。然而,实际中,这三个两两关系之间是独立的。特别是在预测的时候,即使模型能够正确判断 “B>C” 和 “C>A”,也不代表模型就一定能得到 “B>A”。注意,这里的关键是 “一定”,也就是模型有可能得到也有可能得不到。两两配对关系不能 “一定” 得到完美排序,这个结论其实就揭示了这种方法的不一致性。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真正保证可以得到最优的排序。
  • 我们能够构建样本来描述这样的两两相对的比较关系。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情况,认为文档之间的两两关系来自于文档特征(Feature)之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可以利用样本之间特征的差值当做新的特征,从而学习到差值到相关性差异这样的一组对应关系。

Pairwise 最终的算分,分类和回归都可以实现,不过最常用的还是二元分类,如下图:

配对法(Pairwise)的应用

代表算法:

  • 基于 SVM 的 Ranking SVM 算法
  • 基于神经网络的 RankNet 算法(2007)
  • 基于 Boosting 的 RankBoost 算法(2003)

推荐系统中使用较多的 Pairwise 方法是贝叶斯个性化排序(Bayesian personalized ranking,BPR)。

配对法(Pairwise)的缺点

Pairwise 方法通过考虑两两文档之间的相关对顺序来进行排序,相比 Pointwise 方法有明显改善。但 Pairwise 方法仍有如下问题:

  • 使用的是两文档之间相关度的损失函数,而它和真正衡量排序效果的指标之间存在很大不同,甚至可能是负相关的,如可能出现 Pairwise Loss 越来越低,但 NDCG 分数也越来越低的现象。
  • 只考虑了两个文档的先后顺序,且没有考虑文档在搜索列表中出现的位置,导致最终排序效果并不理想。
  • 不同的查询,其相关文档数量差异很大,转换为文档对之后,有的查询可能有几百对文档,有的可能只有几十个,这样不加均一化地在一起学习,模型会优先考虑文档对数量多的查询,减少这些查询的 loss,最终对机器学习的效果评价造成困难。
  • Pairwise 方法的训练样例是偏序文档对,它将对文档的排序转化为对不同文档与查询相关性大小关系的预测;因此,如果因某个文档相关性被预测错误,或文档对的两个文档相关性均被预测错误,则会影响与之关联的其它文档,进而引起连锁反应并影响最终排序结果。

列表法(Listwise)

Listwise方法是直接优化排序列表,输入为单条样本为一个文档排列。相对于尝试学习每一个样本是否相关或者两个文档的相对比较关系,列表法排序学习的基本思路是尝试直接优化像 NDCG(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这样的指标,从而能够学习到最佳排序结果。列表法的相关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微软研究院。列表法排序学习有两种基本思路。第一种称为 Measure-specific,就是直接针对 NDCG 这样的指标进行优化。目的简单明了,用什么做衡量标准,就优化什么目标。第二种称为 Non-measure specific,则是根据一个已经知道的最优排序,尝试重建这个顺序,然后来衡量这中间的差异。

1)Measure-specific,直接针对 NDCG 类的排序指标进行优化

直接优化排序指标的难点在于,希望能够优化 NDCG 指标这样的 “理想” 很美好,但是现实却很残酷。NDCG、MAP 以及 AUC 这类排序标准,都是在数学的形式上的 “非连续”(Non-Continuous)和 “非可微分”(Non-Differentiable)。而绝大多数的优化算法都是基于 “连续”(Continuous)和 “可微分”(Differentiable)函数的。因此,直接优化难度比较大。

针对这种情况,主要有这么几种解决方法。

  • 既然直接优化有难度,那就找一个近似 NDCG 的另外一种指标。而这种替代的指标是 “连续” 和 “可微分” 的 。只要我们建立这个替代指标和 NDCG 之间的近似关系,那么就能够通过优化这个替代指标达到逼近优化 NDCG 的目的。这类的代表性算法的有 SoftRank 和 AppRank。
  • 尝试从数学的形式上写出一个 NDCG 等指标的 “边界”(Bound),然后优化这个边界。比如,如果推导出一个上界,那就可以通过最小化这个上界来优化 NDCG。这类的代表性算法有 SVM-MAP 和 SVM-NDCG。
  • 希望从优化算法上下手,看是否能够设计出复杂的优化算法来达到优化 NDCG 等指标的目的。对于这类算法来说,算法要求的目标函数可以是 “非连续” 和 “非可微分” 的。这类的代表性算法有 AdaRank 和 RankGP。

2)Non-measure specific,尝试重建最优顺序,衡量其中差异

这种思路的主要假设是,已经知道了针对某个搜索关键字的完美排序,那么怎么通过学习算法来逼近这个完美排序。我们希望缩小预测排序和完美排序之间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思路的讨论中,优化 NDCG 等排序的指标并不是主要目的。这里面的代表有 ListNet 和 ListMLE。

3)列表法和配对法的中间解法

第三种思路某种程度上说是第一种思路的一个分支,因为很特别,这里单独列出来。其特点是在纯列表法和配对法之间寻求一种中间解法。具体来说,这类思路的核心思想,是从 NDCG 等指标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替代的目标函数。这一步和刚才介绍的第一种思路中的第一个方向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希望能够找到替代品。找到替代品以后,接下来就是把直接优化列表的想法退化成优化某种配对。这第二步就更进一步简化了问题。这个方向的代表方法就是微软发明的 LambdaRank 以及后来的 LambdaMART。微软发明的这个系列算法成了微软的搜索引擎 Bing 的核心算法之一,而且 LambdaMART 也是推荐领域中可能用到一类排序算法。

列表法(Listwise)的应用

代表算法:

  • 基于 Measure-specific 的 SoftRank、SVM-MAP、SoftRank、LambdaRank、LambdaMART
  • 基于 Non-measure specific 的 ListNet、ListMLE、BoltzRank。

推荐中使用较多的 Listwise 方法是 LambdaMART。

列表法(Listwise)的缺点

列表法相较单点法和配对法针对排序问题的模型设计更加自然,解决了排序应该基于 query 和 position 问题。但列表法也存在一些问题:

  • 一些算法需要基于排列来计算 loss,从而使得训练复杂度较高,如 ListNet 和 BoltzRank。
  • 位置信息并没有在 loss 中得到充分利用,可以考虑在 ListNet 和 ListMLE 的 loss 中引入位置折扣因子。

Learning to Ranking的评估指标

P@K

对于现在的大规模 IR 任务,每个 query 都有大量相关的 doc,因此很难再用查全率进行衡量召回质量,但是可以用 Precision at K 对召回质量进行评价。

Precision at K 通常表示为 P@K, 表示 top-k 的结果中有相关结果所占比例,其中 K 表示前 K 位,定义为:

$$Precision@K=\frac{relevant-documents-num-among-top-k}{K}$$

比如,一个模型输出了一组排序,其输出的好坏依次为:好、坏、好、坏、好。那么,

  • Prec@3 = 2/3
  • Prec@4 = 2/4
  • Prec@5 = 3/5

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

在二分类中,常常使用Precision, Recall, ROC 曲线,AUC来评价一个模型的性能,然而这些指标很难对多分类模型进行准确的评价。那么在多分类中,我们该怎么评价一个模型对于所有的类别的性能哪,如何才能保证每一个类别都被同等的重视,而不失偏颇,这就是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要做的事情。MAP,即Mean Average Precision,从名字上看,它是Average Precision(AP)的平均值,那么我们首先来计算AP。AP是指的在所有Recall的可能取值情况下,得到的所有的Precision的平均值。即假设某一类的GroundTruth中有100个正样本,那么根据分类阈值的划分,Recall将会有100个取值,即[0.01, 0.02, … 1.0], 我们使用$[R_{0.01},R_{0.02},…,R_{1.0}]$表示,对应于Precision则有$[P_{0.01},P_{0.02},…,P_{1.0}]$,那么:

$$AP = \sum_{\alpha =0.01}^{1.0}P_{\alpha}$$

AP衡量的是我们训练得到的模型在每个类别上的好坏,MAP衡量的是该模型在所有类别上的好坏,得到AP后,MAP的计算就变得很简单了,就是取所有AP的平均值。

以Recall为横轴,Precision为纵轴画出来一条曲线,即PR曲线:

我们可以看到该曲线是单调递减的,随着Recall逐渐增大,Precision逐渐减小。

其实AP可以看由(R,P)点组成的P-R曲线下的面积,即:$AP = \int_{0}^{1}PdR$

但是有一个细节很重要,因为我们实际计算AP的时候,并不严格的是P-R曲线下面的面积,因为我们通常会对P-R曲线做修正,将P修正为当R>$R_0$时($R_0$为该点对应的R),最大的P值,即:

$$AP = \int_{0}^{1}\max(\{P(r)|r>=R\})dR$$

如下图所示:其中绿色的曲线为原始的P-R曲线,橙色为修正之后的曲线。

在MAP中,对query-doc pair的相关性判断只有两档:1和0。

对于一个query,其AP值为:

$$AP=\frac{\sum_{j=1}^{n_i} P(j) \cdot y_{i,j} }{\sum_{j=1}^{n_i}y_{i,j} }$$

$y_{ij}$即每个doc的label(1和0),而每个query-doc pair的P值代表了到$d_{ij}$这个doc所在的位置为止的precision:

$$P(j)=\frac{\sum_{k:\pi_i(k)\leq \pi_i(j)}y_{i,k} }{\pi_i(j)}$$

其中,$\pi_i(j)$是$d_{ij}$在排序中的位置。

MAP 优点

  • 给出了一个代表精确度 — 召回率曲线下复杂区域的单一度量。这提供了每个列表的平均精度。
  • 处理列表推荐物品的自然排序。这与将检索项视为集合的度量标准形成了对比。
  • 这一指标能够给予发生在排序高的推荐名单中的错误更多的权重。相反,它对发生在推荐列表中较深位置的错误的权重较小。这符合在推荐列表的最前面显示尽可能多的相关条目的需要。

MAP 缺点

  • 这个度量标准适用于二进制(相关/非相关)评级。然而,它不适合细粒度的数字评级。此度量无法从此信息中提取误差度量。
  • 对于细粒度的评分,例如从 1 星到 5 星的评分,评估首先需要对评分进行阈值,以产生二元相关性。一种选择是只考虑大于 4 的评级。由于人工阈值的存在,这在评估度量中引入了偏差。此外,我们正在丢弃那些精细的信息。这个信息是在 4 星和 5 星之间的差异评级,以及在不相关的项目的信息。1 星评级真的和 3 星评级一样吗?

NDCG(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

NDCG,Normalized Discounted cumulative gain 直接翻译为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这个指标通常是用来衡量和评价搜索结果算法。DCG的两个思想:

  • 高关联度的结果比一般关联度的结果更影响最终的指标得分
  • 有高关联度的结果出现在更靠前的位置的时候,指标会越高

累计增益(CG)

CG,cumulative gain,是DCG的前身,只考虑到了相关性的关联程度,没有考虑到位置的因素。它是一个搜素结果相关性分数的总和。指定位置p上的CG为:

$$ CG_P=\sum_{i=1}^{p}rel_i$$

$rel_i$代表i这个位置上的相关度。

举例:假设搜索“篮球”结果,最理想的结果是:B1、B2、 B3。而出现的结果是 B3、B1、B2的话,CG的值是没有变化的,因此需要下面的DCG。

折损累计增益(DCG)

DCG, Discounted 的CG,就是在每一个CG的结果上处以一个折损值,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目的就是为了让排名越靠前的结果越能影响最后的结果。假设排序越往后,价值越低。到第i个位置的时候,它的价值是$1/log_2(i+1)$,那么第i个结果产生的效益就是$rel_i * 1/log_2(i+1)$,所以:

$$DCG_p = \sum_{i=1}^{p}\frac{rel_i}{\log_2(i+1)}=rel_1+\sum_{i=2}^{p}\frac{rel_i}{\log_2(i+1)}$$

当然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公式,用来增加相关度影响比重的DCG计算方式是:

$$DCG_p = \sum_{i=1}^{p}\frac{2^{rel_i}-1}{\log_2(i+1)}$$

百科中写到后一种更多用于工业。当然相关性值为二进制时,即$rel_i$在{0,1},二者结果是一样的。当然CG相关性不止是两个,可以是实数的形式。

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

NDCG, Normalized 的DCG,由于搜索结果随着检索词的不同,返回的数量是不一致的,而DCG是一个累加的值,没法针对两个不同的搜索结果进行比较,因此需要归一化处理,这里是处以IDCG。

$$nDCG_p = \frac{DCG_p}{IDCG_p}$$

IDCG为理想情况下最大的DCG值。

$$nDCG_p = \sum_{i=1}^{|REL|}\frac{2^{rel_i}-1}{\log_2(i+1)}$$

其中$|REL|$表示,结果按照相关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取前p个结果组成的集合。也就是按照最优的方式对结果进行排序。

NDCG 优点

  • NDCG 的主要优势是它考虑到了分等级的相关性值。当它们在数据集中可用时,NDCG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与 MAP 度量相比,它在评估排名项目的位置方面做得很好。它适用于二元的相关/非相关场景。
  • 平滑的对数折现因子有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该工作的作者表明,对于每一对显著不同的排名推荐系统,NDCG 度量始终能够确定更好的一个。

NDCG 缺点

  • NDCG 在部分反馈方面有一些问题。当我们有不完整的评级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是大多数推荐系统的情况。如果我们有完整的评级,就没有真正的任务去实现!在这种情况下,recsys 系统所有者需要决定如何归罪于缺失的评级。将缺少的值设置为 0 将把它们标记为不相关的项。其他计算值(如用户的平均/中值)也可以帮助解决这个缺点。
  • 接下来,用户需要手动处理 IDCG 等于 0 的情况。当用户没有相关文档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里的一个策略是也将 NDCG 设置为 0。
  • 另一个问题是处理 NDCG@K。recsys 系统返回的排序列表的大小可以小于 k。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固定大小的结果集,并用最小分数填充较小的集合。

正如我所说的,NDCG 的主要优势在于它考虑到了分级的相关性值。如果你的数据集有正确的形式,并且你正在处理分级相关性,那么 NDCG 度量就是你的首选指标。

MRR(Mean Reciprocal Rank)

平均倒数排名(Mean Reciprocal Rank, MRR)是一个国际上通用的对搜索算法进行评价的机制,其评估假设是基于唯一的一个相关结果,即第一个结果匹配,分数为 1 ,第二个匹配分数为 0.5,第 n 个匹配分数为 1/n,如果没有匹配的句子分数为0。最终的分数为所有得分之和。

$$MRR=\frac{1}{Q}\sum_{i=1}^{|Q|}\frac{1}{rank_i}$$

其中,$|Q|$是用户的个数,$rank_i$是对于第i个用户,推荐列表中第一个在ground-truth结果中的item所在的排列位置。

如对于第一个 Query,查询结果将正确结果排名 rank 为 3,则其 Reciprocal Rank 为 1/3,对于第二个 Query,查询结果将正确结果排名 rank 为 2,则其 Reciprocal Rank 为 1/2,对于第三个 Query,查询结果将正确结果排名 rank 为 1,则其 Reciprocal Rank 为 1,则 MRR = (1/3 + 1/2 + 1)/3 = 11/18 = 0.61。

MRR 的优点

  • 该方法计算简单,解释简单。
  • 这种方法高度关注列表的第一个相关元素。它最适合有针对性的搜索,比如用户询问“对我来说最好的东西”。
  • 适用于已知项目搜索,如导航查询或寻找事实。

MRR 的缺点

  • MRR 指标不评估推荐项目列表的其余部分。它只关注列表中的第一个项目。
  • 它给出一个只有一个相关物品的列表。如果这是评估的目标,那找个度量指标是可以的。
  • 对于想要浏览相关物品列表的用户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评估指标。用户的目标可能是比较多个相关物品。

WTA(Winners Take All)

WTA,全称 Winners Take All,对于给定的查询 Query,如果模型返回的结果列表中,第一个文档是相关的,则 WTA =1, 否则为 0。

如对于一个 Query,本来有 5 个相关结果,查询结果中如果第一个结果是相关的,那么 WTA = 1,如果第一个结果是不相关的,则 WTA = 0。

ERR(Expected Reciprocal Rank)

ERR是受到cascade model的启发。点击模型中的cascade model,考虑到在同一个检索结果列表中各文档之间的位置依赖关系,假设用户从上至下查看,如果遇到某一检索结果项满意并进行点击,则操作结束;否则跳过该项继续往后查看。第 i 个位置的文档项被点击的概率为:

$$P(C_i) = r_i \prod_{j=1}^{i-1} (1 – r_j)$$

其中$r_i$表示第i个文档被点击的概率,前i-1个文档则没有被点击,概率均为$1-r_j$;

ERR (倒数排名的期望),表示用户的需求被满足时停止的位置的倒数的期望,与 MRR 计算第一个相关文档的位置倒数不同。

首先用户在位置 r 处停止的概率$P_r$计算公式如下:

$$P_r = R_r \prod_{i=1}^{r-1}(1 – R_i)$$

其中$R_i$是关于文档相关度等级的函数,现假设该函数为:

$$R_i = \frac {2^{l_i} – 1}{2^{l_m}}$$

$l_m$表示相关性评分最高的一档。$l_i$表示样本中第i 个结果的相关度标记。

ERR 的计算公式如下:

$$ERR = \sum_{r} \frac1r P_r = \sum_{r} \frac1r R_r \prod_{i=1}^{r-1}(1 – R_i)$$

注: 当将上式中的 reciprocal rank 部分$\frac {1}{r}$ 换成$\frac {1}{\log_2 {r + 1}}$,则和 DCG是等价的。

NDCG和ERR指标的优势在于,它们对doc的相关性划分多个(>2)等级,而MRR和MAP只会对doc的相关性划分2个等级(相关和不相关)。并且,这些指标都包含了doc位置信息(给予靠前位置的doc以较高的权重),这很适合于web search。然而,这些指标的缺点是不平滑、不连续,无法求梯度,如果将这些指标直接作为模型评分的函数的话,是无法直接用梯度下降法进行求解的。

Learning to Rank 常用算法

Pointwise常用算法:

  • Classification
    • Discriminative model for IR (SIGIR 2004)
    • McRank (NIPS 2007)
  • Regression
    • Least Square Retrieval Function (TOIS 1989)
    • Regression Tree for Ordinal Class Prediction (Fundamenta Informaticae, 2000)
    • Subset Ranking using Regression (COLT 2006)
  • Ordinal Classification
    • Ranking with Large Margin Principles (NIPS 2002)
    • Constraint Ordinal Regression (ICML 2005)

Pairwise常用算法:

  • Learning to Retrieve Information (SCC 1995)
  • Learning to Order Things (NIPS 1998)
  • Ranking SVM (ICANN 1999)
  • RankBoost (JMLR 2003)
  • LDM (SIGIR 2005)
  • RankNet (ICML 2005)
  • Frank (SIGIR 2007)
  • MHR(SIGIR 2007)
  • GBRank (SIGIR 2007)
  • QBRank (NIPS 2007)
  • MPRank (ICML 2007)
  • IRSVM (SIGIR 2006)
  • LambdaRank (NIPS 2006)
  • LambdaMART (inf.retr 2010)

Listwise常用算法:

  • Measure-specific
    • AdaRank (SIGIR 2007)
    • SVM-MAP (SIGIR 2007)
    • SoftRank (LR4IR 2007)
    • RankGP (LR4IR 2007)
    • LambdaMART (inf.retr 2010)(也可以做Listwise)
  • Non-measure specific
    • ListNet (ICML 2007)
    • ListMLE (ICML 2008)
    • BoltzRank (ICML 2009)

涉及的Learning to Rank的算法非常多。这楼主要学习RankNet、LambdaRank、LambdaMART。

RankNet

RankNet是2005年微软提出的一种pairwise的Learning to Rank算法,它从概率的角度来解决排序问题。RankNet的核心是提出了一种概率损失函数来学习Ranking Function,并应用Ranking Function对文档进行排序。这里的Ranking Function可以是任意对参数可微的模型,也就是说,该概率损失函数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论文中,RankNet是基于神经网络实现的。除此之外,GDBT等模型也可以应用于该框架。

相关性概率

我们先定义两个概率:预测相关性概率、真实相关性概率。

1)预测相关性概率

对于任意一个doc对$(U_i,U_j)$,模型输出的score分别为$s_i$和$s_j$,那么根据模型的预测,$U_i$比$U_j$与Query更相关的概率为:

$$P_{ij}=P(U_i>U_j)=\frac{1}{1+e^{-\sigma (s_i-s_j)}}$$

由于RankNet使用的模型一般为神经网络,根据经验sigmoid函数能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概率评估。参数σ决定sigmoid函数的形状,对最终结果影响不大。

RankNet证明了如果知道一个待排序文档的排列中相邻两个文档之间的排序概率,则通过推导可以算出每两个文档之间的排序概率。因此对于一个待排序文档序列,只需计算相邻文档之间的排序概率,不需要计算所有pair,减少计算量。

2)真实相关性概率

对于训练数据中的$U_i$和$U_j$,它们都包含有一个与Query相关性的真实label,比如$U_i$与Query的相关性label为good,$U_j$与Query的相关性label为bad,那么显然$U_i$比$Uj$更相关。我们定义$U_i$比$U_j$更相关的真实概率为:

$$\bar P_{ij}=\frac{1}{2}(1+S_{ij})$$

如果$U_i$比$U_j$更相关,那么$S_{ij}=1$;如果$U_i$不如$U_j$相关,那么$S_{ij} =-1$;如果$U_i$、$U_j$与Query的相关程度相同,那么$S_{ij}=0$。通常,两个doc的relative relevance judgment可由人工标注或者从搜索日志中获取得到。

损失函数

对于一个排序,RankNet从各个doc的相对关系来评价排序结果的好坏,排序的效果越好,那么有错误相对关系的pair就越少。所谓错误的相对关系即如果根据模型输出$U_i$排在$U_j$前面,但真实label为$U_i$的相关性小于$U_j$,那么就记一个错误pair,RankNet本质上就是以错误的pair最少为优化目标。而在抽象成cost function时,RankNet实际上是引入了概率的思想:不是直接判断$U_i$排在$U_j$前面,而是说$U_i$以一定的概率P排在$U_j$前面,即是以预测概率与真实概率的差距最小作为优化目标。最后,RankNet使用Cross Entropy作为cost function,来衡量$P_{ij}$对$\bar P_{ij}$的拟合程度:

$$C=-\bar P_{ij}logP_{ij}-(1-\bar P_{ij})log(1-P_{ij})$$

带入相应等式整理得:

$$\begin{align*}C_{ij} &= -\frac{1}{2}(1+S_{ij})log \frac{1}{1+e^{-\sigma(s_i-s_j)}} -\frac{1}{2}(1-S_{ij}) log \frac{e^{-\sigma (s_i-s_j)}}{1+e^{-\sigma (s_i-s_j)}} \\ &=-\frac{1}{2}(1+S_{ij})log \frac{1}{1+e^{-\sigma(s_i-s_j)}}-\frac{1}{2}(1-S_{ij})[-\sigma(s_i-s_j)+log \frac{1}{1+e^{-\sigma(s_i-s_j)}}] \\ &=\frac{1}{2}(1-S_{ij})\sigma(s_i-s_j)+log(1+e^{-\sigma(s_i-s_j)})\end{align*}$$

其中:

$$\begin{align*} C=\left\{ \begin{array}{lr} log(1+e^{-\sigma(s_i-s_j)}), & S_{ij}=1  \\ log(1+e^{-\sigma(s_j-s_i)}), & S_{ij}=-1 \\ \end{array} \right. \end{align*}$$

下面展示了当S_{ij}分别取1,0,-1的时候cost function以$s_i-s_j$为变量的示意图:

可以看到当$S_{ij}=1$时,模型预测的$s_i$比$s_j$越大,其代价越小;$ S_{ij}=-1$时,$s_i$比$s_j$越小,代价越小;$S_{ij}=0$时,代价的最小值在$s_i$与$s_j$相等处取得。

该损失函数有以下几个特点:

  • 当两个相关性不同的文档算出来的模型分数相同时,损失函数的值大于0,仍会对这对pair做惩罚,使他们的排序位置区分开。
  • 损失函数是一个类线性函数,可以有效减少异常样本数据对模型的影响,因此具有鲁棒性。

所以一个query的总代价为:

$$C=\sum_{(i,j)\in I}C_{ij}$$

其中,I表示所有在同一query下,且具有不同relevance judgment的doc pair,每个pair有且仅有一次。

合并概率

上述的模型$P_{ij}$需要保持一致性,即如果$U_i$的相关性高于$U_j$,$U_j$的相关性高于$U_k$,则$U_i$的相关性也一定要高于$U_k$。否则,如果不能保持一致性,那么上面的理论就不好使了。

我们使用$U_i$ vs $U_j$的真实概率和$U_j$ vs $U_k$的真实概率,计算$U_j$ vs $U_k$的真实概率:

$$\bar P_{ik}=\frac{\bar P_{ij}\bar P_{jk}}{1+2\bar P_{ij}\bar P_{jk}-\bar P_{ij}-\bar P_{jk}}$$

若$\bar P_{ij}=\bar P_{jk}=P$,则有如下图所示:

  • P=0时,有$\bar P_{i,k}=P=0$表示:$D_i$排$D_j$后面,$D_j$排$D_k$的后面,则$D_i$一定排$D_k$的后面;
  • 0<P<0.5时,$\bar P_{i,k} < P$;
  • P=0.5时,有$\bar P_{i,k} = P = 0.5$表示:$D_i$有一半概率排在有一半概率排在$D_j$前面,$D_j$也有一半概率排在也有一半概率排在$D_k$的前面,则$D_i$同样也是一半的概率排在同样也是一半的概率排在$D_k$的前面;
  • 5<P<1时,$\bar p_{i,k}>P$;
  • P=1时,有$\bar P_{i,k}=P=1$表示:$D_i$排在$D_j$前面,$D_j$排在$D_k$的前面,则$D_i$也一定排在$D_k$的前面;

Gradient Descent

我们获得了一个可微的代价函数,下面我们就可以用随机梯度下降法来迭代更新模型参数$w_k$了,即

$$w_k \rightarrow w_k – \eta \frac{\partial C}{\partial w_k}$$

$\eta$为步长,代价C沿负梯度方向变化。

$$\Delta =\sum_k \frac{\partial C}{\partial w_k} \delta w_k = \sum_k\frac{\partial C}{\partial w_k}(\eta \frac{\partial C}{\partial w_k})=-\eta \sum_k (\frac{\partial C}{\partial w_k})^2<0$$

这表明沿负梯度方向更新参数确实可以降低总代价。而使用了随机梯度下降法时,有:

$$\begin{align*} \frac{\partial C}{\partial w_k} &= \frac{\partial C}{\partial s_i} \frac{\partial s_i}{\partial w_k} + \frac{\partial C}{\partial s_j} \frac{\partial s_j}{\partial w_k} \\ &= \sigma (\frac{1}{2}(1-S_{ij})-\frac{1}{1 + e^{\sigma (s_i – s_j)}})(\frac{\partial s_i}{\partial w_k}-\frac{\partial s_j}{\partial w_k}) \\ &=\lambda_{ij}(\frac{\partial s_i}{\partial w_k}-\frac{\partial s_j}{\partial w_k}) \\ \end{align*}$$

其中:

$$\lambda_{ij}=\frac{\partial C(s_i-s_j)}{\partial s_i} = \sigma (\frac{1}{2}(1-S_{ij})-\frac{1}{1+e^{\sigma (s_i-s_j)}})$$

加速RankNet训练过程

上面的是对于每一对pair都会进行一次权重的更新,其实是可以对同一个query下的所有文档pair全部带入神经网络进行前向预测,然后计算总差分并进行误差后向反馈,这样将大大减少误差反向传播的次数。

即,我们可以转而利用批处理的梯度下降法:

$$\frac{\partial C}{\partial w_k}=\sum_{(i ,j) \in I}(\frac{\partial C_{ij}}{\partial s_i} \frac{\partial s_i}{\partial w_k} + \frac{\partial C_{ij}}{\partial s_j} \frac{\partial s_j}{\partial w_k})$$

其中:

$$\frac{\partial C_{ij}}{\partial s_i}=\sigma (\frac{1}{2}(1-S_{ij})-\frac{1}{1+e^{\sigma (s_i-s_j)}})=-\frac{\partial C_{ij}}{\partial s_j}$$

令:

$$\lambda_{ij}=\frac{\partial C_{ij}}{\partial s_i} = \sigma(\frac{1}{2}(1-S_{ij})-\frac{1}{1+e^{\sigma (s_i-s_j)}})$$

于是有:

$$\begin{align*} \frac{\partial C}{\partial w_k} &= \sum_{(i,j) \in I}\sigma (\frac{1}{2}(1-S_{ij})-\frac{1}{1+e^{\sigma (s_i-s_j)}})(\frac{\partial s_i}{\partial w_k}-\frac{\partial s_j}{\partial w_k}) \\ &=\sum_{(i,j) \in I} \lambda_{ij}(\frac{\partial s_i}{\partial w_k}-\frac{\partial s_j}{\partial w_k})\\ &=\sum_i \lambda_i \frac{\partial s_i}{\partial w_k} \\ \end{align*} $$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lambda_i$是什么。前面讲过集合I中只包含label不同的doc的集合,且每个pair仅包含一次,即$(U_i,U_j)$与$(U_j,U_i)$等价。为方便起见,我们假设I中只包含$(U_i,U_j)$表示$U_i$相关性大于$U_j$的pair,即I中的pair均满足$S_{ij}=1$,那么

$$\lambda_i=\sum_{j:(i,j)\in I}\lambda_{ij}-\sum_{j:(j,i)\in I}\lambda_{ij}$$

这个写法是Burges的paper上的写法。下面我们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看:有三个doc,其真实相关性满足U1>U2>U3,那么集合I中就包含{(1,2), (1,3), (2,3)}共三个pair,那么:

$$\frac{\partial C}{\partial w_k}=(\lambda_{12} \frac{\partial s_1}{\partial w_k}-\lambda_{12}\frac{\partial s_2}{\partial w_k})+(\lambda_{13}\frac{\partial s_1}{\partial w_k}-\lambda_{13}\frac{\partial s_3}{\partial w_k})+(\lambda_{23}\frac{\partial s_2}{\partial w_k}-\lambda_{23}\frac{\partial s_3}{\partial w_k})$$

显然$\lambda_1=\lambda_{12}+\lambda_{13},\lambda_2=\lambda_{23}-\lambda_{12},\lambda_3=-\lambda_{13}-\lambda_{23}$,因此$\lambda_i $其实可以写为:

$$\lambda_i=\sum_{j:(i,j)\in I}\lambda_{ij}-\sum_{k:(k,i)\in I}\lambda_{ki}$$

$\lambda_i$决定着第i个doc在迭代中的移动方向和幅度,真实的排在$U_i$前面的doc越少,排在$U_i$后面的doc越多,那么文档$U_i$向前移动的幅度就越大(实际$\lambda_i$负的越多越向前移动)。这表明每个f下次调序的方向和强度取决于同一Query下可以与其组成relative relevance judgment的“pair对”的其他不同label的文档。

同时,这样的改造相当于是mini-batch learning。可以加速RankNet的学习过程。

原先使用神经网络模型,通过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计算的时候,是对每一个pair对都会进行一次权重的更新。而通过因式分解重新改造后,现在的mini-batch learning的方式,是对同一个query下的所有doc进行一次权重的更新。时间消耗从O(n2)降到了O(n)。这对训练过程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使用的是神经网络模型,每次权重的更新迭代都需要先进行前向预测,再进行误差的后向反馈。

其中,$l_m$表示相关性评分最高的一档。

LambdaRank

上面我们介绍了以错误pair最少为优化目标的RankNet算法,然而许多时候仅以错误pair数来评价排序的好坏是不够的,像NDCG或者ERR等评价指标就只关注top k个结果的排序,当我们采用RankNet算法时,往往无法以这些指标为优化目标进行迭代,所以RankNet的优化目标和IR评价指标之间还是存在gap的。以下图为例:

如上图所示,每个线条表示文档,蓝色表示相关文档,灰色表示不相关文档,RankNet以pairwise error的方式计算cost,左图的cost为13,右图通过把第一个相关文档下调3个位置,第二个文档上条5个位置,将cost降为11,但是像NDCG或者ERR等评价指标只关注top k个结果的排序,在优化过程中下调前面相关文档的位置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结果。右图左边黑色的箭头表示RankNet下一轮的调序方向和强度,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右边红色箭头代表的方向和强度,即更关注靠前位置的相关文档的排序位置的提升。LambdaRank正是基于这个思想演化而来,其中Lambda指的就是红色箭头,代表下一次迭代优化的方向和强度,也就是梯度。

具体来说,由于需要对现有的loss或loss的梯度进行改进,而NDCG等指标又不可导,我们便跳过loss,直接简单粗暴地在RankNet加速算法形式的梯度上再乘一项,以此新定义了一个Lambda梯度,其中Z表示评价指标,可取NDCG、ERR等指标。把交换两个文档的位置引起的评价指标的变化作为其中一个因子,实验表明对模型效果有显著的提升。

$$\lambda_{i j}=\sigma\left[\frac{1}{2}\left(1-S_{i j}\right)-\frac{1}{1+e^{-\sigma\left(s_{i}-s_{j}\right)}}\right], S_{i j}=1$$

$$\lambda_{i j}=-\frac{\sigma}{1+e^{\sigma\left(s_{i}-s_{j}\right)}}\left|\Delta Z_{i j}\right|$$

损失函数的梯度代表了文档下一次迭代优化的方向和强度,由于引入了更关注头部正确率的评价指标,Lambda梯度得以让位置靠前的优质文档排序位置进一步提升。有效避免了排位靠前的优质文档的位置被下调的情况发生。LambdaRank相比RankNet的优势在于分解因式后训练速度变快,同时考虑了评价指标,直接对问题求解,效果更明显。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之前我们并未对得分函数$s=f(x;w)$具体规定,所以它的选择比较自由,可以是RankNet中使用的NN,也可以是LambdaMART使用的MART,还可以是GBDT等,随之求得的预测得分$s_i$和$s_j$对$w_k$的偏导数$\frac{\partial s_i}{\partial w_k}$和$\frac{\partial s_j}{\partial w_k}$也不同。

LambdaRank是一个经验算法,它不是通过显示定义损失函数再求梯度的方式对排序问题进行求解,而是分析排序问题需要的梯度的物理意义,直接定义梯度,即Lambda梯度。

LambdaRank在RankNet的加速算法形式$\lambda_{ij}=\frac{\partial C_{ij}}{\partial s_i} = \sigma(\frac{1}{2}(1-S_{ij})-\frac{1}{1+e^{\sigma (s_i-s_j)}}),S_{ij}=1$的基础上引入评价指标Z(如NDCG、ERR等),把交换两个文档的位置引起的评价指标的变化$|\Delta_{NDCG}|$作为其中一个因子,实验表明对模型效果有显著的提升:

$$\lambda_{ij}=\frac{\partial C(s_i-s_j)}{\partial s_i}=\frac{-\sigma}{1+e^{\sigma (s_i-s_j)}}|\Delta_{NDCG}|$$

损失函数的梯度代表了文档下一次迭代优化的方向和强度,由于引入了IR评价指标,Lambda梯度更关注位置靠前的优质文档的排序位置的提升。有效的避免了下调位置靠前优质文档的位置这种情况的发生。LambdaRank相比RankNet的优势在于分解因式后训练速度变快,同时考虑了评价指标,直接对问题求解,效果更明显。

由于引入了排序指标,Lambda梯度更关注位置靠前的物品的排序位置的提升。有效的避免了下调位置靠前的物品的情况发生。LambdaRank相比RankNet的优势在于分解因式后训练速度更快,同时考虑了排序指标,直接对问题求解,效果更明显。

LambdaMART

LambdaMART是LambdaRank的提升树版本,LambdaMART本质上也是属于pairwise排序算法,只不过引入Lambda梯度后,还显示的考察了列表级的排序指标,如NDCG等,因此,也可以算作是listwise的排序算法。LambdaMART由微软于2010年的论文Adapting Boosting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Measures提出。

LambdaMART是基于 LambdaRank 算法和 MART (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 算法,将排序问题转化为回归决策树问题。MART 实际就是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 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算法。GBDT 的核心思想是在不断的迭代中,新一轮迭代产生的回归决策树模型拟合损失函数的梯度,最终将所有的回归决策树叠加得到最终的模型。LambdaMART 使用一个特殊的 Lambda 值来代替上述梯度,也就是将 LambdaRank 算法与 MART 算法结合起来,是一种能够支持非平滑损失函数的学习排序算法。

MART又称作GBDT,是是一种 Boosting 思想下的算法框架。它通过加法模型,将每次迭代得到的子模型叠加起来;而每次迭代拟合的对象都是学习率与损失函数梯度的乘积。这两点保证了 MART 是一个正确而有效的算法。MART 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每次拟合的对象是损失函数的梯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MART 并不对损失函数的形式做具体规定。实际上,损失函数几乎只需要满足可导这一条件就可以了。这一点非常重要,意味着我们可以把任何合理的可导函数安插在 MART 模型中。LambdaMART 就是用LambdaRank中提出的Lambda梯度代替了损失函数的梯度,将 Lambda和MART结合起来罢了。

  • Mart定义了一个框架,缺少一个梯度。
  • LambdaRank重新定义了梯度,赋予了梯度新的物理意义。

因此,所有可以使用梯度下降法求解的模型都可以使用这个梯度,MART就是其中一种,将梯度Lambda和MART结合就是大名鼎鼎的LambdaMART。

MART的原理是直接在函数空间对函数进行求解,模型结果由许多棵树组成,每棵树的拟合目标是损失函数的梯度,在LambdaMART中就是Lambda。LambdaMART的具体算法过程如下:

可以看出LambdaMART的框架其实就是MART,主要的创新在于中间计算的梯度使用的是Lambda,是pairwise的。MART需要设置的参数包括:树的数量M、叶子节点数L和学习率v,这3个参数可以通过验证集调节获取最优参数。

MART支持“热启动”,即可以在已经训练好的模型基础上继续训练,在刚开始的时候通过初始化加载进来即可。

下面简单介绍LambdaMART每一步的工作:

1) 每棵树的训练会先遍历所有的训练数据(label不同的文档pair),计算每个pair互换位置导致的指标变化$|\Delta Z_{ij}|$以及Lambda,即$\lambda_{ij}=-\frac{1}{1+e^{s_i-s_j}}|\Delta Z_{ij}|$,然后计算每个文档的Lambda:$\lambda_i=\sum_{j:(i,j)\in I}\lambda_{ij}-\sum_{k:(k,i)\in I}\lambda_{ki}$,再计算每个$\lambda_i$ 的导数$w_i$,用于后面的Newton step求解叶子节点的数值。

2) 创建回归树拟合第一步生成的$\lambda_i$,划分树节点的标准是Mean Square Error,生成一颗叶子节点数为L的回归树。

3) 对第二步生成的回归树,计算每个叶子节点的数值,采用Newton step求解,即对落入该叶子节点的文档集,用公式$\frac{\sum_{x_i \in R_{lm}}y_i}{\sum_{x_i \in R_{lm}}w_i}$计算该叶子节点的输出值。

4) 更新模型,将当前学习到的回归树加入到已有的模型中,用学习率v(也叫shrinkage系数)做regularization。

LambdaMART具有很多优势:

  • 适用于排序场景:不是传统的通过分类或者回归的方法求解排序问题,而是直接求解
  • 损失函数可导:通过损失函数的转换,将类似于NDCG这种无法求导的IR评价指标转换成可以求导的函数,并且赋予了梯度的实际物理意义,数学解释非常漂亮
  • 增量学习:由于每次训练可以在已有的模型上继续训练,因此适合于增量学习
  • 组合特征:因为采用树模型,因此可以学到不同特征组合情况
  • 特征选择:因为是基于MART模型,因此也具有MART的优势,可以学到每个特征的重要性,可以做特征选择
  • 适用于正负样本比例失衡的数据:因为模型的训练对象具有不同label的文档pair,而不是预测每个文档的label,因此对正负样本比例失衡不敏感

参考链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