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來,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重读论语之前,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从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重读《论语》,总感觉上面的解释有点“跳”,“学习”、“朋友”、“理解”有什么联系?或者正如《论语》中所说:
- 子曰:莫我知也夫!
- 子貢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于是尝试从论语中去理解这句话,我的理解:
著书立学(创立学派),并在适当的时候实践,不应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吗?
- (好的情况):有认同的人不远万里来请教,不应该非常的得意吗?
- (坏的情况):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世人认可,也不心生怨念,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为什么“学”、“习”不是学习?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学”是目标,学习是过程。
-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识(学习) -> “学” -> 诲人,层层递进。
-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无忧也。修德、讲学、徙义、改不善,“学”是名词,不是动词。
- 子曰: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学”是输出,不是输入。
-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使用民力,要顾及他们的生产时间。
-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言。在适当的时候发言。学习不需要寻找合适的时间,实践才需要时机。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谋忠、信有、传习。“习”是名词,习得的,所谓干货就是验证过的知识。
为什么“朋”不是朋友
- 《论语》中“朋”共出现了9次,“朋友”共出现了8次,这里为什么不用“朋友”而只用“朋”,古时,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里仅“同门”,可以理解为创立学派后有愿意加入的弟子。
为什么“远方”不是远方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不了解我。“远方”代表了难能可贵。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远不是空间上的距离,而是“空间”、“时间”、与“难度/复杂度”的结合。
- 子曰:近者说,远着来。空间
-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时间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难度/复杂度
何为“远方”:
-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先孔子而去世。
- 孔子死后107年孟子才出生,163年后荀子才出生。
为什么“知”不是知道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心别人不理解我,而是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说(悦)、乐、不愠
- “悦”与“愠”,藏于心;“乐”与“怒”,现于颜
- 学而时习之,悦:就像写技术博客,本身需要有意愿,并在恰当的时候实践和应用知识点,自己也能从写博客中获取快乐。
- 有朋自远方来,乐:写的内容有人访问或评论,会是一件特别高兴的事。给自己更多的鼓励。
- 人不知,不愠:网站无人问津,也不生气,好好的做好自己,完善自我,也是应该做的事情。不去强求别人的认同,不去因为别人的行为影响自己写博客的坚持。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随无限的知识,要完。明知如此,仍要去求“知”,更要完。
选取庄子的这段话更多的是自省,感觉自己就是被困在上述的情境中不能自拔,想要成功,拼命获取“知识”,搞得自己疲惫不堪。现实越不如意,困得越深。
简单意义上的“无涯知”
- 如新闻资讯,世间万物光怪陆离,每天都有新鲜的事情发生,而对你能产生影响的少之又少。
- 如微博、朋友圈等信噪比极低的信息流平台,聚集大量琐碎的内容。
- 如抖音、BiliBili等Kill-Time的娱乐性应用
- 大部分无脑的电影或电视剧
表面上是在获取新知,实际上只是满足自己对于“新鲜事”的渴望
深层意义上的“无涯知”
- 大量购买的书本,买了不读,知识没增加,反而徒增压力
- 各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推荐,试图将你困在信息茧房
- 更多高速迭代的新奇的技术
表面上是在掌握知识,实际只是获得了焦虑。
如何以“有涯”创“无涯”
- 我要成为什么?
- 我要学习什么?
- 我要掌握什么?前提是什么?验收标准是什么?
- 最好的学习途径是什么?
- 如何规划好我的时间?
- 我做到了吗?偏差在哪里?是否要深入还是放弃?
无意中发现这个网站,博主很有想法噢~看了HDBSCAN原理的博客,解释很清晰,收获颇多
博主境界之高,令人佩服~~认同的人不辞辛苦来求学~~~
浅层的努力,并不能产生质变。
最焦虑的事情莫过于,吾将上下而求什么?
算是无意之中发现的宝藏博客了。
学到了!论语含义真深刻!千年的经典在今天也不过时。
你好,文中有一个地方 不知道是笔误还是我理解错误,在此指出 希望勿怪。
‘’以有限的知识追随无限的知识‘’—是否应该是‘’以有限的的生命追随无限的知识‘’呢。我理解应该是后者
谢谢指正
“人不知,不愠:网站无人问津,也不生气,好好的做好自己,完善自我,也是应该做的事情。不去强求别人的认同,不去因为别人的行为影响自己写博客的坚持。”
我认同应当不生气,特别是在自己更应该花费精力去打磨自身的时候。然而我以为这世间几乎一切问题都源自于人们无法区分好与坏。当劣质信息甚至颠倒黑白的内容挤压掉优质内容的时候,或许生气是没用的,但这的的确确意味着一种非常坏的情况。
事物发展的缘由错综复杂,难以说清。但我以为别人不知道你的时候,你应该感到生气,至少感到一些压力,并将这份压力转化为动力,去做一些你认为应当做的事。
才疏智短,欢迎指正。
学而时习之,有一种解释,我认为是合理的,就是习是练习的意思,习,繁体字上面是一个羽,和鸟相关。鸟学习飞翔时,要数次练习,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一遍遍的去实践,才能自如的展翅飞翔。 所以这句话翻译为 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实践中去练习,才能灵活掌握,学能所用本身就是非常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