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由美国学者戴维斯(Fred D. Davis, 1986)根据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简称TRA)在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领域发展而来,用于解释和预测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
技术接受模型主张,人对信息科技的使用受其行为意图的影响,用来探讨外部因素对使用者的内部信念(beliefs)、态度(attitudes)及意向(intentions)的影响,两者进而影响信息系统使用的情况(Davis, 1989)。该理论认为,当用户面对一个新的技术时,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如下图所示。
技术接受模型
- 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of-use,简称PEOU):指使用者认知到科技容易使用的程度,当系统越容易使用时,使用者对于自我效能与自我控制会更具信心,对系统所持态度也会更积极。
- 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简称PU):指使用者相信使用某系统会增加其工作绩效或所能省下努力的程度。使用者认知系统容易被使用时,会促进使用者以相同的努力完成更多的工作,因此认知有用同时受到认知易用与外部变量的影响。
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越高,其使用态度倾向越积极。同时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越高,其感知有用性也越大。
TAM问卷内容
TAM的题项采用7个步距,从“很可能”到“不可能”,每个都是文字标签而非数字标签。示例:
具体题项为:
总结:这个调查问可能更加适合工具类的软件或应用。对于娱乐类的应用在评判有用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适用。
打赏作者
